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索引号: 113706000042604590/2022-03909 成文日期: 2022-03-07
发布机构: 市教育局 组配分类: 文字解读

文字解读丨《深化新时代烟台市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日期:2022-03-07      来源: 市教育局

字号:

一、起草背景和过程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宣部、教育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集意见、反复修改完善的基础上,拟定了《深化新时代烟台市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经教育局集体研究通过。

二、主要内容

方案包括总体要求、主要措施、保障机制等三部分。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学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深化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政课改革创新,健全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机制,构筑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学段衔接为突破、线上线下为平台、校内外协同为机制、教师培优为保障的“五位一体”思政育人格局,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措施。

一是实施课程提质增效工程。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推进课程教学改革。高中主要探索构建活动型新课堂,推进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初中着重开展体验式学习,注重知情意行的统一;小学探索打造四元课堂,让课堂闪烁智慧、充满德性、流淌文化、彰显法治。职业院校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话语体系和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推动优秀产业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进课堂。高校着力打造“魅力、活力、张力”型思政课堂,提高思政课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统一。

二是实施学段衔接贯通工程。统筹指导全市各类学校思政课建设,推动建立区域内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备课机制和校内集体备课制度。加强党群共建,发挥在烟高校共青团工作力量,推动中小学少先队与高校院系团组织结对共建。

三是实施线上线下融合工程。推动思政课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创新“讲课+讲座”“互联网+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创新思政课授课模式。建立思政课教师线上线下学习交流平台,畅通大中小学思政课联系渠道。

四是实施校内校外协同工程。探索建立健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协同合作的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等资源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和研学旅行结合,实现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融合,有效拓展思政课的时间和空间。

五是实施教师培优育强工程。配齐配强大中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和教研员,将思政育人意识和能力提升纳入新教师、青年教师培训体系,促进思政课教师队伍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双提升。定期开展思政优质课评选、教学大比武等教研活动,评选优秀思政课教师,促进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

(三)保障机制。

《方案》从三个方面做了整体设计,健全保障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强化督导考核;三是注重宣传引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