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文峰中学第十届“导学思辨-学力进阶”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方案
为深化我校“导学思辨—学力进阶”课堂教学,借势2022版新课程标准推进学习之际,融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研究,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不断提升全学科育人能力,特制定“导学思辨-学力进阶”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重要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研读2022版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学科核心素养,积极推进大单元主题教研集备活动,坚持“学科育人”思想,深化“导学互助-思辨增质-学力进阶”课堂教学改革,融合“人机融合”教学策略,积极调度教师参与“备-讲-评”一体化教学研究,不断刻画“教学中心,质量第一”的教育新样态。
二、活动主题
导学互助-思辨增质-学力进阶-技术润色
1.熟练模式1.0——“导学互助”模式(搭稳框架平台)——课堂五环节(导/学/研/练/评)+导学稿+四人小组
2.思辨问题2.0——“3+3”师生要求(积淀内容内涵)——教师三种设计(知识问题化/问题活动化/活动生活化),学生三种方法(知识结构化/知识迁移化/知识应用化)
3.学力进阶3.0——“四力四会”要求(学生学力外显)——学生四种学习力(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学习创新力,学生四个会表现(会做/会想/会说/会创)
(1)会说:学生会用学科语言表达世界——教师有基本概念教学和迁移变式教学,如概念内涵和外延
(2)会做:学生会用学科方法探究知识——教师有进阶任务驱动,如通过观察、实验、制作、表演等过程性实践操作,增强体验性和拓展性认识
(3)会想:学生会用学科思维思考问题——教师有系统性整体构建与反思,如归纳概括和解释问题能力
(4)会创:学生会用学科精神解读生活——教师有解决实际问题感悟学科应用能力,如抽取模型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
4.技术创新2.0——技术润色课堂样态(增添技术花样)——九个微能力点研究
(A3 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A5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A6 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B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 B5 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 C5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A11 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 A13 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
三、研究目标
1.导学互助平台搭起来:坚持新授课“导、学、研、练、评”五环节课堂模式,坚持导学稿使用,坚持小组合作学习,坚持小组捆绑激励评价等措施,让学生“会说多说”。
2.思辨问题设计变起来:灵活运用“3+3”问题思辨要素,注重过程教学,突出迁移变式教学,总结思维方法,让学生“会做会想”。
3.学力进阶特点显出来:合理设计任务驱动教学,注重自主、探究、合作经历,提升概括归纳和综合应用能力,让学生“会想会创”。
4.人机融合技术用起来:教师结合自己所选微能力点,体现技术助力课堂,能体现“人机融合”新思路和新方法,让学生提升认识效率。
四、参与人员
原则上,我校在岗一线任课教师全员参与,全科推进,女教师年满50周岁和男教师年满53周岁的根据个人自愿可以参与讲课。
五、活动安排
1.组织形式:
本届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形式为课堂教学比赛,我校按照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理科组、文科组、综合组等六个大学科组分头同时进行,设立大组正副组长制,其中语文组由赵晶晶、任平负责,数学组由韩燕香、赵边玲负责,英语组由王丽丽、郭洁负责,理科组由班彩芹、程挺模负责,文科组由钟晓燕、李晓艳负责,综合组由王春刚、任平负责。组长负责调度、评课、收取评委票和每周听评课简报,副组长负责听课点名、评课点名、拍照、收取群众评议票和整理本组文本资料,比赛定于十一月中旬由教导处牵头组织,本次比赛采用固定评委加同科教师评委的听评课形式,评委由学校领导、学科负责人、教研组长和语数英组长组成,同科教师评委同时参与评价,评委详见安排表(略)。音体美教师参赛采用上内堂课的形式。预计时间为两个周。
2.基本要求:
(1)讲课要求:所有参评教师要采用新授课“导学思辨—学力进阶”课堂模式参加比赛,初四中考和会考学科可以用复习课形式参赛。各学科一般要按教学进度确定课时讲课内容,其中,语文科考虑新课程标准要求和烟台市大比武方向,今年开始四个级部都讲写作课(原来初一讲诵读课/初二讲课外拓展阅读(延读课)/初三读写课/初四选读课);其中英语初一听说课,初二初三初四阅读课,具体日程实施由教导处统一安排;教导处负责成绩统计与反馈。
(2)评课要求:每个大组每节课结束后即时进行10分钟快速点评反馈,每周利用集备时间进行集中评课反馈(提前写好评课简报)
(3)反馈要求:每周行政会六个评课组组长各自总结反馈本组讲评课情况,总结经验,提出问题和改进建议,形成工作简报。
3.时间安排:六个大组比赛从2022年11月14日开始到11月25日结束历时两个周,有效时间10天,12月2日前一个周汇总成绩。六个学科组比赛同时进行,听课比赛时间为每天上午2-3节,下午2-3节,一般为上午一节,下午一节。各组预计人数为语文组18-2人,数学组18-4人,英语组17-1,理科组18-2人,文科组19-3人,综合组15-0人,共计105-12=93人。
4.评分标准:依照“导学互助-思辨增质-学力进阶-技术增色”的大比武活动主题要求,制定讲课评价表(见附表)。评分方法是:(1)评分时,先定档再赋分,分四档打分,一档90—95,二档85—89,三档80—84,四档79以下,最高分95分,最低分75分。(2)统计成绩时,将分青年教师和综合教师两个类别分序列进行排名。(3)这次评分增设硬性扣分项:一是学的方面:没有学生学力展示环节扣10分,二是教的设计:没有知识迁移环节的扣10分;三是技术应用:没有体现微能力点教学策略的扣10分。
5.指导、纠正与培训同步进行:每天上午和下午教师说课完毕后,由分管领导牵头、级部主任带领学科组长对当事人的课即时进行面对面的点评,少讲优点多说问题,要求是:负责大组长讲一个总体优点,提出三个问题;评委老师围绕一个评价维度,至少指出一个问题。学科负责人每周要写听评课简报,利用本学科组集备时间统一进行反馈矫正。
6.观摩说课要求:同科教师都要参加观课活动,听课教师听课次数要达到同学科组总数的2/3(10节)以上,教导处每天检查并统计听课教师听课次数,每周行政例会进行汇总累计通报,学校最终听课成绩纳入教师教学常规量化。
7.书面活动总结:课堂评价活动结束后,六个组的评委要在第二周内分别写好课堂教学评价总结报告一式两份,一份交教务处存档,一份用做级部教研活动反馈。教师每人于讲课后第二天及时上交修改整理后的书面说课材料。
8.评价成绩的运用:大比武说课结束后,汇总组内所有参赛教师的参赛成绩,根据总分由高到低排序,成绩相同的教师参考备课导学稿和作业批改成绩确定先后,再相同的教师参考期中考试教学成绩确定名次,最后按“综合组”“青年组”两个年龄段,分别选出“课堂教学先锋教师”“课堂教学优秀青年教师”和“技术创新教师”称号,召开全体教师会总结表彰,向获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并在当年度教师评先选优活动中附加分0.5分。参加莱州市教学大比武的名额,将以学科组为单位,按市局分配比例,按名次排序瓦从上揭,确定学科教师代表参加市级总决赛的人选,并报市教研室。
莱州市文峰中学
2022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