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莱州市土山镇中心小学发展共同体总结

日期:2022-12-29     

字号:

携手抓规范   并肩提质量

为进一步规范共同体学校的教学常规,提升共同体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土山+沙河小学发展共同体依据莱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局《关于开展“七项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活动的实施意见》,开展了以“抓规范提质量”为主题的“七项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共同体活动。总结如下。

一、 统一思想,共同体学校领导决策先行

2022年开学初,莱州市土山-沙河学校发展共同体领导班子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召开专题会议,确定本年度共同体活动主题为“抓规范提质量”,紧紧围绕主题开展“七项规范”常规管理活动。

共同体学校结合自身特点科学合理制定学校发展共同体工作计划,采用合作互动机制,互为主导,互为主体,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专业素养、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工作、安全工作等多个维度,整体架构共同体工作体系。以“七项规范”为突破口,分部门、分专题、分层面开展工作。每一次活动,共同体学校校长都全程参与。每一次活动从方案的策划到具体的实施,都由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实效。每一次活动,我们都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跟踪、指导与交流,推动共同体工作向规范、内涵、特色发展。

二、 项目落实,共同体学校教师行动跟进

共同体学校紧扣“抓规范提质量”这个主题,突出备课、上课、作业三个重点环节,重点开展了教师备课“优化提质”展示活动、课堂教学“增效提质”研讨活动、作业管理“减负提质”评选活动。

1.教师备课“优化提质”展示活动

备课是提质的必要前提,只有准备充足上课才能得心应手。9月份,共同体学校组织了备课展示交流活动,在备课上共同体学校力求在“规范”上求突破,提质量。

① 规范集体备课

共同体学校通过线上组织实施好集体备课,以英语学科为例,严格按“主讲、说课、研讨”的步骤进行:

一是教研组长作为主讲人,重点关注单元一体化下的文本解读与内涵建构。在单元整体思维的基础上,带领学科内教师尝试从单元话题为核心,从功能-结构-语言-任务四个维度打造“单元共同体”备课,提升教师们的备课能力。

二是青年老师说课,说课的内容主要围绕以下问题进行:确定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重点处进行哪些问题预设?运用什么方法来突破重难点问题?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哪些?与本课有联系的前后置知识有哪些?如何进行德育渗透等。

三是骨干老师将自己历年教学中的本单元易混易错的重点问题、疑难问题进行剖析,并由共同体学科成员进行集体讨论、共同研讨,最后总结达成共识。

② 抓好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是在集备的基础上,在单元主题统领下,分工精备单元内每一课时。课时备课要注重落实教学常规一体化的要求,每种课型课堂模式清晰明确,课堂达标、课前、课后的作业设计在备课中也一一体现。特别是课前、课中、课后作业的选择和落实上,更要依据自己班级的学生特点来进行。

为提升备课质量,规范备课模式,共同体学校展示了优秀青年教师的备课。经过展示,共同总结了课时备课的四大亮点:教学过程环节简约有效;学情分析周全细致到位;学生活动预设灵活巧妙;表格备课手写规范个性强。

2.课堂教学“增效提质”研讨活动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是教师行为。上课是备课的展现,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行为。两者落脚点都在学生的学习质量上。因此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检验自己备课的效果,更是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10月份,共同体学校组织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① 推进深度磨课

为了使“七项规范”在课堂上落地生根,共同体学校教研组多次开展课堂教学“增效提质”研讨活动。共同体以“规范课堂常规,提高课堂效能”为重点,加强教师上课、听评课等教学环节的研究,着力规范教师的课堂言行,建设和谐的课堂人际文化,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举办了 “德育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以及“同课异构”、“大比武”等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② 推行优课展示

共同体学校借助大比武平台,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等学科上经过莱州市级选拔,参加烟台市优质课大比武的老师进行课堂展示。共同体学校的同学科组老师参加观摩,重点学习这些优秀教师的课堂内涵建构、课堂师生协同、预设生成处理等方面。通过这些展示活动,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上有了很大收获。借助大比武平台,老师们跟自己课堂比明确改进点,发扬优秀点。跟名师课堂比发现闪光点,找到突破点。本年度我校有三名教师参加烟台市级优质课比赛并获奖。

3.作业管理“减负提质”评选活动

“双减”政策是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国家意志。共同体学校在作业管理过程中本着“优化设计、分层推进、减负提质”的总体要求,通过“三维度”作业设计保障“常规一体化”的实现。进行精细化作业设计,让学生精写精练,提高学生作业质量,让作业管理落地生根,构建轻负担、高质量的和谐课堂。

“三维度”作业设计是各学科教师在研读教材、备课过程中从课前作业、课中作业、课后作业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但又前后贯穿、合三为一。

课前作业。根据学科特点,在单元统领认知下围绕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做好铺垫设计。通过课前作业不仅了解学生学习的认知起点及学习需求,还为本节课新知学习做好铺垫及知识的迁移。

课中作业。从重点知识的探究学习,到掌握巩固、再到正确运用,课中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必不可少的最有效的方式。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情况分别设计基础性作业、提高性作业和探究性作业。基础性作业是保底性作业,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在课堂上高质量完成。提高性作业是在完成基础性作业的基础上,学习能力在中层和底层的学生可自愿选择完成。探究性作业适当增加作业的难度与开放性,学习能力在顶层的学生可自愿选择完成,进行自我挑战与探索。

课后作业。从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延伸拓展训练角度出发,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主旨,根据学科特点设计阅读类、听说类、背诵类、探究类、实践类等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拓展作业中进行广泛阅读,打开视野,积累更多知识;积极动手实践,多方调查访问,整合分析判断,提升综合素养。本学年共同体学校在莱州市、烟台市级作业设计比赛中各个学科均获奖励。

共同体学校教师通过本年度“七项规范”的学习和实践展示活动,规范了备课、上课、作业等课堂教学行为,切实强化“七项规范”,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取得显著成效。

三、反思总结,共同体学校管理存在问题

学校发展共同体活动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某一个方面入手去组织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提升了学校和教师的水平,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举办一次活动需要学校领导和老师充足的准备,这就需要占用时间,会发生与其他工作的冲突,所以学校各部门活动安排尽量能够统一协调,质量再提高一些。今后要考虑如何利用好发展平台,更好地发挥每位教师的积极因素,创造最大的发展可能,实现最大的教育价值,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四、放眼未来,共同体学校做好下步打算                    

在学校发展共同体活动中,老师们通过比较发现了对方学校的亮点,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通过活动,我校也看到了与沙河小学的差距,分析到了差距原因,为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共同体活动对联盟学校的教育工作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师德师风,还是班级管理、学科教学,都有了质的提升,一大批青年教师美丽蜕变,成长为学校的业务骨干。今后,我们会在莱州市教育和体育局的集团办学精神的引领下,在课堂教学上进行魅力课堂建设,打造课堂靓点。在学生活动上进行优化设计,培养学生榜样意识。在学校管理上进行高效构建,创建学校阳光生态。愿我们在共同体活动中动有所获,静有所思,实现质的飞跃。

莱州市土山镇中心小学                                           

2022年12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