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2022-2023年烟台迎峰度冬电力负荷管理方案》的通知
烟发改能源〔2022〕400号
各区(市)发展改革局,国网烟台供电公司,有关企业:
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社会良好用电秩序,根据省通知要求,我们组织编制了《2022-2023年烟台迎峰度冬电力负荷管理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烟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11月25日
2022-2023年烟台迎峰度冬电力负荷管理方案
今年以来,我省用电需求平稳增长。综合考虑用电需求和电力供应能力,预计今年迎峰度冬期间存在短时供电缺口,若遇极端天气、省外来电减送等情况,缺口将进一步扩大。为确保我市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社会良好用电秩序,按照国家及省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原则
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认真落实国家及省、市关于电力供应保障工作的部署要求,综合考虑各区(市)发展需求、用电特点、装机结构等因素,科学组织实施负荷管理,切实保障居民生活、公共服务和重要用户电力可靠供应。
(一)坚持超前谋划。加强电力运行监测,超前分析研判迎峰度冬电力供需形势。及早摸排梳理可调整负荷规模,提前制定负荷管理措施,针对性组织开展方案演练,扎实做好负荷管理各项准备工作。
(二)坚持精细管理。优先保障居民生活、能源供应、化肥生产等涉及公众利益、国家安全和国家明确重点保障的用户电力供应,重点管控“两高”行业用户用电。
(三)坚持节控并举。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同步推进节约用电与负荷管理,积极采用节电措施减少高峰需求,加快新型负荷管理系统建设,保障电网稳定运行。
(四)坚持灵活高效。综合预判缺口规模、发生时段、持续时间等情况,及时发布电力供需预警信息,灵活采取针对性措施,最大限度减小负荷管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指标分解
(一)明确分类
将电力用户分为优先保障类和参与管理类。优先保障类包括居民生活、农业生产、能源供应、化肥生产、重要民生、国家重点工程、军工企业,及关系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用户,该类用户不参与负荷管理,可自愿参与电力需求响应。参与管理类首先为炼化、焦化、煤制液体燃料、基础化学原料、轮胎、水泥、石灰、沥青防水材料、平板玻璃、陶瓷、钢铁、铁合金、有色、铸造等14个“两高”行业用户,其次为景观照明及其他工业用户,最后为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用户。
(二)划分等级
综合考虑用电负荷结构和企业生产实际,将我市错避峰负荷管理划分为6个等级,依次为Ⅵ级68.21万千瓦、Ⅴ级111.76万千瓦、Ⅳ级155.32万千瓦、Ⅲ级196.38万千瓦、Ⅱ级243.85万千瓦、Ⅰ级283.73万千瓦,相关企业可通过调整生产时段、降低部分产能进行错避峰用电。将用户轮停负荷管理划分为4个等级,依次为Ⅳ级37.2万千瓦、Ⅲ级68.21万千瓦、Ⅱ级111.76万千瓦、Ⅰ级155.32万千瓦,相关企业在轮停期间仅保留保安负荷,一周内不再同时安排参与错避峰。为提升电力需求响应能力,尽量避免采取负荷管理措施,将VI级错避峰管理用户可调节负荷量全部纳入需求响应负荷资源池。
(三)逐级落实
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国网烟台供电公司,将负荷管理指标分解至各区(市)。错避峰负荷管理VI级指标按照各区(市)“两高”用户可调节负荷占比分配,Ⅴ级、Ⅳ级指标按照各区(市)全部工业用户可调节负荷占比分配,Ⅲ级指标按照各区(市)全部工业用电负荷占比分配,Ⅱ级、Ⅰ级指标按照各区(市)参与管理类用户全部用电负荷占比分配。用户轮停负荷管理Ⅳ级、Ⅲ级指标按照各区(市)“两高”用户可调节负荷占比分配,Ⅱ级、Ⅰ级指标按照各区(市)全部工业用户可调节负荷占比分配。各区(市)错避峰负荷管理指标详见附件1,用户轮停负荷管理指标详见附件2。
各区(市)电力运行主管部门会同供电企业,将本区(市)错避峰、用户轮停指标分解,综合考虑行业排序、能耗水平、亩产效益等因素,将指标细化落实到具体电力用户。增量配电网内的电力用户应纳入负荷管理,“两高”行业用户应明确执行顺序。
各区(市)要按照上述要求,编制本区(市)负荷管理方案,并认真填写附件3-6,于11月28日前将盖章纸质版和电子版上报市发展改革委备案,同时抄送国网烟台供电公司;11月30日前组织纳入负荷管理的用户和电网企业逐个签订合约、明确责任;VI级错避峰负荷管理用户要同时完成电力需求响应平台注册,且需求响应申报容量不低于VI级方案内可调节负荷量。
三、组织实施
(一)发布预警。国网烟台供电公司密切跟踪电力需求形势,及时响应省预警信息,在无法实现供需平衡时提出负荷管理预警意见,报经市发展改革委同意后,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若未出现供电缺口,按相同程序解除预警。
(二)启动方案。省预警信息发布后,国网烟台供电公司立即启动相关准备措施,优先通过需求响应消除供应缺口,不足部分采取负荷管理措施,并报市发展改革委同意后执行。
(三)执行落实。方案启动后,各区(市)电力运行主管部门、供电企业应立即告知相关电力用户。相应用户接到指令后应及时响应,并按相关要求严格执行,确保负荷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如电力供需形势缓和,国网烟台供电公司应立即报告市发展改革委,及时终止执行负荷管理方案并告知用户恢复正常生产。
(四)统计汇总。执行结束后,各区(市)供电企业要配合电力运行主管部门,及时汇总本区(市)受影响的用户数、用电负荷、用电量等情况,认真填写附件7,于2小时内报国网烟台供电公司。国网烟台供电公司汇总后,及时报市发展改革委。
四、有关要求
(一)提升电力供应能力。国网烟台供电公司要加强发电机组运行调度,深挖电网可用出力。各发电企业要加强设备检修维护,提升电煤库存水平,确保用电高峰时段满发满供。各区(市)电力运行主管部门要抓好地方公用和并网自备电厂运行管理,在电力供应紧张时期,自备机组未满发的企业不得使用网电,违反规定的增加负荷管理指标直至停止供电。
(二)提升负荷管控能力。各区(市)电力运行主管部门要会同供电企业,全面摸清辖区内电力用户行业分类、生产特点和负荷特性,建立本地优先保障和参与管理类用户台账。国网烟台供电公司要加快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制定相关技术标准,确保接入负荷在迎峰度冬前达到有关要求,对负荷管理执行不到位的可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刚性执行。鼓励大型综合体、写字楼、商场等使用空调设备的重点用户,采取负荷柔性管理、调整开放时间等方式参与负荷管理。支持售电公司、电能服务机构提升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电能管理服务。
(三)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国网烟台供电公司要完善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针对性组织开展实战演练。各区(市)电力运行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单位切实提高电力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严格执行事故拉路序位表、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和黑启动预案,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四)强化运行督导检查。各区(市)电力运行主管部门要强化工作统筹协调,明确专人专责,相关责任人联系电话要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国网烟台供电公司要加强对执行情况的监测统计,逐级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确保负荷管理措施执行到位。市发展改革委将进行督导检查,对执行不及时、不到位的区(市),滚动调增负荷管理指标;对因执行负荷管理指令不力造成重大影响的,进行约谈、通报,并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强化舆论宣传引导。各区(市)电力运行主管部门要会同供电企业,充分利用微信、广播、电视、电话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开展负荷管理政策宣传和解读,及时将电力供需形势和负荷管理目的、意义及措施向社会各界宣传解释到位,引导电力用户积极参与电力需求响应,认真听取、及时反馈、妥善解决社会公众和企业用户反映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营造理解、支持负荷管理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电力供应紧张时段,开展节约用电宣传,督促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做好空调、电梯等节电管理措施,减少市政亮化工程、灯光秀用电,引导居民、商户调整非必要用电需求。
附件:1.烟台市错避峰负荷管理指标
2.烟台市用户轮停负荷管理指标
3.××区(市)电力用户用电信息调研表
4.××区(市)优先保障电力用户信息台账
5.××区(市)错避峰负荷管理用户清单
6.××区(市)用户轮停负荷管理用户清单
7.××日负荷管理执行情况日报
附件1
烟台市错避峰负荷管理指标
附件2
烟台市用户轮停负荷管理指标
附件3
XX区(市)电力用户用电信息调研表
附件4
XX区(市)优先保障电力用户信息台账
附件5
XX 区(市)错避峰负荷管理用户清单
附件6
XX 区(市)用户轮停负荷管理用户清单
附件7
XX 日负荷管理执行情况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