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孩子出现这些情绪,父母千万别忽视!

日期:2022-01-15     

字号:

心理健康会影响个体的思维、感觉和行为,决定个体如何处理压力、如何做出选择以及如何与他人相处等。而青春期是一个独特的成长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会经历一系列的生理、心理、情绪与社交方面的变化,并且对生活环境十分敏感。因此青少年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新闻报道中出现诸多青少年自杀悲剧,并且呈现低龄化趋势。探究其背后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抑郁情绪在作祟,而家长、老师忽略了孩子的情绪变化。有研究发现,我国10岁至24岁的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在2005年至2015年间显著增加,接近全球1.3%的患病率。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16%的疾病或伤害是由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抑郁是导致青少年生病或残疾的首要原因之一。一半的心理问题从14岁开始发病,但并未得到确诊或治疗。如果在青春期心理问题不及时解决,不良后果会延续至成年,进而剥夺终生的身心健康。

抑郁障碍是什么?

在精神病学上,抑郁障碍是一类以情绪或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总称,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

青少年产生抑郁的原因?

1.遗传因素

有结果显示家族内发生抑郁症的概率约为正常人口的8-20倍,血缘越近,发病率越高。遗传因素的影响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女孩比男孩抑郁更易受遗传影响,青少年受遗传因素影响大于儿童。

2.家庭环境

家庭因素是导致儿童青少年抑郁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父母离异与儿童青少年抑郁有明显的关系。而父母严厉惩罚、过度干涉和保护则可能导致或加重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症状。

3.社会因素

社会暴力、学习竞争压力也是导致青少年抑郁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阶段的青少年也更容易被人际关系困扰。

4.应激生活事件

精神创伤、失恋等生活突发事件会诱发青少年抑郁情绪。

如何判断自己孩子有无抑郁的表现?

1.情绪表现

时常感到心情压抑,对日常活动和学习缺乏动力和兴趣,部分的人会出现反复的脾气爆发,易烦躁、易激惹;

2.躯体症状

如出现头昏、头痛、疲乏气促、胸闷、胸痛等。还可能出现体重减轻、食欲下降、睡眠增多或入睡困难;

3.思维状态

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常表现为发呆或走神。静坐困难,不能完成相关任务或作业;

4.意志行为

行为被动、迟缓,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不愿外出,不愿上学,严重的可出现言语暴力或冲动行为。

抑郁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青少年面对父母长辈常常沉默少语,因此父母应该多观察孩子的成长变化,多主动进行沟通。如发现孩子出现前文中的抑郁表现,请及时带领孩子进行专业的抗抑郁治疗,大部分患者的抑郁症状会缓解或显著减轻。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规律的运动习惯、提高蔬菜在饮食中的比例,不仅能提高睡眠质量,促进生长发育,还能有效降低抑郁水平。

所以正确的认识青少年成长规律,

应该是每位家长的必修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