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唐筛VS糖筛,不一样的!

日期:2022-01-14     

字号:

一、检查内容不同

1.唐筛:通过抽取孕妇血清检测,计算出先天愚型、神经管缺陷等风险;主要判断胎儿是否存在畸形。

2.糖筛:主要是检查孕妈妈的血糖,判断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

二、检查时间不同

1.唐筛:分为早期唐筛(孕9-13+6周)和中期唐筛(15-20+6周)。需要注意的是:

预产期年龄小于35岁的孕妇建议:

孕11-13+6周间可行NT(B超)+早期唐筛

孕15-20+6周的可行中期唐筛或NIPT无创产前检测

预产期年龄35岁以上的孕妇建议:

行NT(B超)+产前诊断

2.糖筛:孕24—28周进行,这一时段正是胎儿快速生长期,孕妈的胎盘分泌功能越来越旺盛,体内各种导致糖尿病的因素发展最为明显。

对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准妈妈们应从孕早期开始进行糖尿病筛查。

三、检查方式不同

1.唐筛:早晨空腹抽血。 

2.糖筛:需要提前8-12小时禁食、禁水,空腹检查。

先空腹抽血检查空腹血糖,再将75g无水葡萄糖粉溶于300ml水中,5分钟内喝完,从喝第一口开始计时,在1小时和2小时时再分别抽血检查血糖。分别要测3次血糖,如果有一次超过正常值,就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四、高危人群的范围不同

1.唐氏综合征:唐氏儿风险与母亲年龄密切相关,母亲年龄越大,患病

的几率越大。35岁以上的孕妈作为高危人群建议进行产前诊断。

2.有糖尿病家族史:家族成员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妈,或者曾经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妈,产检出现尿糖、肥胖、体重增加过多的孕妈, 或者是糖耐量受损的孕妈,都属于高危人群。

五、检查结果正常值不同

1.唐筛:正常值标准:NT小于2.5mm

21三体综合征临界风险值1/270

18三体综合征临界风险值1/350

2.糖筛:空腹小于5.1mmol/L,1小时小于10.0mmol/L,2小时小8.5mmol/L。

六、检查结果后续处理不同

1.唐筛:如果高风险,则需要进一步做绒毛穿刺或羊水穿刺行产前诊断。

2.糖筛:如果3次血糖值有任何一次超过正常值,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需要去营养门诊进行饮食、运动干预等治疗。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