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城厢中心初级中学 2021-2022 学年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

日期:2021-09-06     

字号:

时间:2021年9月6日

参加人员:孙苑 吕玮 曹梦莹 房玉洁 王红芳

缺席人员及原因:无

教学研究活动主题:基于单元拓展整合的以文代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研讨

中心发言人:吕玮

一、活动讨论:

以文代文阅读指导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活动总结

“3+n”的以文代文教学模式

在进行以文代文教学之前,首先要让阅读成为“有灵魂的阅读”,这就需要在备课时,教师将将相同主题的精读文、略读文、浏览文按课时搭配好。在教学时,按“3+n”的模式开展课堂教学。

其中,“3”为精读文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读一读、说一说、悟一悟三步,使学生对精读文做到从吸收到倾吐、从理解到表达、从感知到内化。在课堂操作上,采取“双向交互六环节”的课堂模式。

师生双向交互推进课堂的模式要求课前教师精编学案、对学生进行自学引导,抽查学案、优化设计,培训好组长,进行活动分工。学生提前查资料、做好充分准备,预习课本、完成学案记录好自学不会的问题。课堂中用六个环节将文章内化、吃透。

(1)自学指导。此环节要求教师做好激趣导入并展示课堂目标,学生进入情景、明确目标。

(2)自主学习。学生独立学习、找出疑难并归纳问题。教师巡回视导并观察学情。在此过中注意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提出问题的习惯。

(3)小组交流。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讨论交流、解决疑难。此环节中教师巡回指导。小组交流的过程可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习惯、着力倾听的习惯及合作赏识的习惯。

(4)成果展示。

展示分工:部分组员展示,其他成员补充修改。

展示方法:小组代表到讲台展示,其他同学倾听、交流。

展示内容:a.独立学习、组内学习的有价值的共性问题展示。

b.教师课前预设的问题。

展示形式:各组同学分别登台展示。形式可选择诵读、赏析、谈感受、课本剧、小品等等。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激趣启发追问、激将点拨释疑,鼓励学生主动展示,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科学评价的习惯。

(5)训练检测。学生以互改互助的形式完成达标训练,教师组织训练并点拨提升。过程中注意分层达标,了解学情,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规范答题的习惯和整理错题的习惯。

(6)拓展反思。学生反思收获,通过个人或团队思维导图的形式强化知识结构。教师总结拓展,评价激励。通过拓展反思,整理收获,释放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习惯和勤于反思的习惯。

在学生对精读文从消极的表达到积极的理解的基础上,将略读课、浏览课穿插入内。根据以文代文的四种类型,确定“n”的具体数字,如迁移运用型,即“n”为“1”,一篇精读加一篇同质略读文,将精读文的重点迁移到略读文中,促进学生方法技能的内化和习惯的养成。如比较异同型,“n”即可为多篇略读文、浏览文,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进行比较学习。当然,如果是“印证巩固型”或“拓展阅读型”,“n”可由实际情况自由安排。无论“n”为几,“n”在什么位置,都要遵循“以主带翼”“以难带易”的原则。

三、活动成果

经过教研活动,初步形成了“3+n”的以文代文教学模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