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莱州市土山镇中心小学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

日期:2021-09-29     

字号:

莱州市土山镇中心小学在2021年9月录播室进行了“小学英语阅读的有效教学策略”教学研究活动,进行了专题讲座和交流探究。

莱州市土山镇中心小学2021-2022学年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

时间:2021年9月16日

参加人员:娄秋娟、李玉凤、全体英语教师

缺席人员及原因:无

教学研究活动主题:小学英语阅读的有效教学策略

中心发言人:任婷

一、活动讨论

1.小学英语阅读课的定位

2.小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3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二、活动总结

活动中我们梳理出了:

(一)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

许多教师把阅读课上成了语法课或语言知识新授课,过分重视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忽视对文本语境与话题的理解,使学生的阅读只关注碎片化的词句。这不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欠缺阅读策略的指导

由于教师不关注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导致学生看到文章后不知从何入手。很多学生一遇到生词或新句式时就感到恐惧不安,看不懂阅读材料,甚至不愿意去读,阅读效率低下。

3.设计的阅读问题无效或低效

在阅读课上,有些教师为了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问题设计或简单,或形式单一。而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太难,整节课都是老师在“唱独角戏”,学生无法参与其中,体博会不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失去了英语阅读的兴趣和信心。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学生的学读技能是从“简单的阅读---朗读---获取直接信息的阅读---归纳分析式的深层阅读”逐步发展的,体现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整体性。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活动时要关注学生阅读技能的提高和阅读策略的发展。

一节阅读课,通过分为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大环节。阅读中环节是阅读教学的主体部分,在每个环节中,都涉及到很多问题设计,相对集中于阅读中环节探讨不同环节问题的有效设计。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应挖掘和利用阅读文本,通过读前建构、读中结构和读后再构三个层次的教学,实现对阅读文本的深度解读,从而优化阅读教学。

1.读前环节

阅读前属于知识的输入阶段。此阶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激活和提高必要的背景知识,引出话题;为进一步阅读解决理解上的语言障碍。读前环节对整个语篇教学有重要意义。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产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教师只有围绕话题合理设计任务,才能提高学生参与的意识。

(1)学生设疑

巧用问题引领,导入阅读材料,这个环节的问题引领的设计原则是问题是发散性的问题,要开放、有趣,与新授的知识有关,能促使学生充分运用已经又的知识。

通过学生提问设疑,激发求知欲,使学生真正带着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去阅读课文,能够积极主题地寻找课文中的关键信息。这样的读前活动能从心理上,使学生准备好阅读课文内容,同时也使学生对文本中将要读到的内容有所期待,激发求知欲的同时,预测课文内容,为读中阶段的文本阅读做好准备。

(2)让学生回忆与阅读主题相关的经验

五年级上册Unit 7 Spring Festival L3 They will say”Happy Srping Festival”,先让学生回忆自己去年春节是怎样过的?再简单说一下自己今年打算如何过春节?勾起学生的回忆,为本科的学习作铺垫。

2.读中环节

本阶段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取详细的篇章信息,梳理篇章脉络,了解和熟悉课文中的生祠、短语等语言现象,让学生顺利阅读和理解所提供的材料;同时检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情况,变单一的由教师讲解为听、猜、想、读、信息交流等多种活动形式。

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采用自下而上的阅读方式,即先分散讲授语言知识再阅读文章。随着阅读材料的篇幅逐渐变长,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阅读效果往往不佳。因此这一环节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篇章结构入手,跳过少量生词、难句造成的阅读障碍,领会文章的主体意思,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然后从整体上对词句进行推理,最后归纳、总结全文。

(1)初读---略读,初步理解文章大意

在激发学生想了解。 的兴趣后,教师给学生两分时间略读整个篇章,以让学生获取文章大意,并进行图文配对练习。此环节学生只要在读中注意关键词,就能完成图文的配对。学生略读图中文字,然后把图贴在相应的文字上,以培养读图与略读的能力,并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意。此环节强调快速浏览而非精细阅读,且给学生讲明时间要求,以及如何关注关键词。任务的难度不能太大,要引导学生从宏观上理解文章。

(2)再读---扫读,关注文章细节信息

学生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之后,就要逐步细化并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此阶段应给学生设置一定的任务,这些任务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可培养学生捕捉细节信息的能力。比如,可以设计如下一些活动:

这一环节既是通过任务设计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也是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的过程,为后面建立协作框架做初步铺垫。以上两个活动,以关键词的形式板书,是知道学生在阅读中如何关注及获取信息、通过问题理清文章脉络的示范。

(3)朗读---整体回顾,读练辨析。

朗读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能让学生通过模仿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还能促进学生更流畅地表达,经过了上面的读的训练,学生能理解故事内容,

(4)帮助学生形成深度思维

语言课堂的本质意义不止在于言语积累和运用,更在于言语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3.读后环节

读后活动是围绕文本信息和语言进行的输出活动,让学生通过口头、笔头练习检测读前和读中的教学效果,并通过各种语言实践活动进行知识的内化与迁移,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读后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读后活动对阅读教学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1.巩固环节

阅读后环节主要包括巩固环节和拓展环节。巩固环节是从语言学习转化为语言运用的环节,同时也涉及学生对课文的再认知。教师巩固环节的问题设计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支架性问题,教师边带领学生理解文本,利用思维导图,学生在运用思维导图复述的过程,不仅加深了文本的理解,而且训练了学生由词到句的组句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拓展环节

拓展环节通常是整节课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成果、语言习得及技能运用的展示过程。在此环节设置开放性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激发学生运用目标语言进行表达的欲望。开放性问题是相对于封闭性问题而言,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厚度。

三、活动成果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优化自身学习手段的有效途径。阅读教学应落脚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和阅读品格的形成,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