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信息】烟台市蓬莱区易三实验小学2021-2022学年度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语文)

日期:2021-09-26     

字号:



时间:2021年9月26 日

参加人员:全体语文老师

缺席人员及原因:无

教学研究活动主题:依托课本,拓展阅读

教研内容:

      清代钱泳的《履园丛话》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不可偏废。”古人都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种境界,一种追求。它概括了每个人获得真知的途径,强调了读书学习和亲身实践的关系,二者都能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能力。依托课本,更好地拓展阅读,与本册读写点相结合,是我们中高年级急需要做到的。

       李晓燕:人教版实验教材很大的一个特点是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这一编排方式得到了实验区老师和学生的认可。同步阅读教材强化了这一特点,围绕单元专题来编排文章,并在此一专题下力求丰富。例如,在二年级上册“秋天”单元,就安排有秋天的景色、秋天的人、秋天的事等内容的文章,同教材的单元专题是一个方向,但内容更宽泛一些。这样编排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同步阅读教材的阅读,加深对课文专题的理解;二是给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收集相关阅读内容提供便利。目前,图书市场上关于学生课外阅读的读物很多,但同步阅读教材是唯一一套紧扣教材专题来编写的。

       鲁梅:由于新课标教材采取“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编排思路,在低年级阶段学生的识字量比过去要大。为此,实验区的老师采取了很多种办法来巩固识字,如游戏识字、谜语识字、韵语识字等等,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我们认为,巩固识字的最有效手段还是大量阅读,增加和字见面的机会,这也符合人教版课标教材提倡的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的精神。为方便学生阅读,同步阅读教材在前三册采取全文注音,在二年级下册就只加注难字拼音,以锻炼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拼音,同步阅读教材在一年级上册先安排了26首儿歌,这是以前的“自读课本”没有的部分。

       包同霞:儿童初生时,对阅读是充满兴趣的(几乎所有父母都有被孩子缠着讲故事的经历);儿童初入学时,对阅读也是充满兴趣的(识字带来的自信让他们对文字作品跃跃欲试)。为什么最后能坚持阅读的学生却越来越少呢?我们以为主要是没有在阅读中获得乐趣。现代的儿童处于声、光、色的包围之中,电视、电子游戏、电脑网络的普及使学生越来越疏离文学。但是,从儿童阅读调查的情况来看,能从书籍中获得阅读兴趣的孩子对其他的媒体则有较强的“免疫力”。文字阅读的最大好处是能让学生凭借文字体验并通过想象,构建自己形象,避免影视带来的定型化和肤浅化的思考方式,所以有人说,“卡通片提供的白雪公主形象只有一个,而文学书提供的白雪公主形象却成千上万”。因此,同步阅读教材在编写时,着眼于兴趣,注意选择文字浅近、童心跳动、幽默轻松、贴近儿童生活的作品,屏弃了教育意味太浓、写法呆板的文章。

       李莹莹:同步阅读教材提供的阅读量也是有限的,特别是到中高年级后,单靠同步阅读是很难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小学阶段总量为145万字的阅读量的。同步阅读教材实际上是课外阅读的一个例子,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知到,除了课文阅读外,还有其他种类的阅读。老师可以藉由这个“例子”让学生进入更广泛的阅读空间。

       周进: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还是大量的课外阅读(张志公先生言课内课外“三七开”),今后的语文教学也将越来越重视这个方面。以前的教学中,老师也布置学生阅读“自读课本”,但目前看来光有布置是往往落不到实处的。

活动照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