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市、区等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劳动的意识,掌握初步的劳动技术。乐于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二、教育目标
1、在家能帮助父母做些力所及的家务劳动。
2、在校能完成打扫卫生等基本的劳动。
3、通过校内劳动基地和劳动教育主题教室等,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术及热爱劳动的品质。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
组织教师学习市区相关文件,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
2、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
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首先,开辟校内的劳动教育基地种植园。根据不同时节农作物的种植特点,让学生自己参与种植、管理、观察和收获等活动过程,学生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劳动的意义,将种植园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定期拔草、浇水、收获等工作。
四、活动安排
校内日常家务劳动安排:
(1)宿舍内务整理
由于我校是寄宿制初中,从六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整理好自己床铺的习惯,包括被子的折叠与摆放,床单被套的更换与整理,床铺下物品的摆放等。学生在校养成了自己整理床铺的习惯,周末回家也能将自己的床铺整理好。
(2)校内劳动基地
我校设立校内劳动教育基地,根据不同时节农作物的种植特点,让学生自己参与种植、管理、观察和收获等活动过程,学生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劳动的意义。
(3)手工类社团活动
我校每学期开设社团活动,每周两节课集中活动时间,开设纸藤编织、纸艺制作、布艺diy等手工活动类社团,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相关作品,锻炼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
周末假期家务劳动安排:
(1)每周按照劳动教育计划布置一项家务劳动,低年级完成扫地、拖地、收拾碗筷、整理房间等,高年级完成家常菜肴的制作、日常衣物分类洗涤等。
(2)利用特殊节假日完成劳动教育。如端午节期间采集艾草、春节期间大扫除、置办年货等活动。
(3)寒暑假按照劳动教育计划布置相关劳动教育内容。如假期自己洗衣服、晾晒衣服、叠衣服等、学会包饺子、观察生活中物品进行创意制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