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柞村镇中心小学2021-2022学年教学工作计划

日期:2021-08-30     

字号:

指导思想:以市教体局《2021年教育工作意见》及教研室工作要点为依据,坚持以“教育质量提升年二期行动”为主线,以”七项工程为抓手”通过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质量监控。

进行教学、科研的管理与指导,落实教学为中心的管理思路。

1、加强课程标准学习,课程标准学习纳入教师理论学习内容体系,对教师进行课程标准专项检测,听评课中把“落实课标”作为重要的评课要求。

2、根据市教研室“教学常规一体化”要求改革备课方式,各学科按“单元负责制”进行单元分工,以集体备课电子详案+“整体把握,核心突出”个性化手写简案形式备课,实行备课审批制度,教师提前一周将备课送到学校教导处审批。

3、加强作业布置、落实、批改,设置课前、课中、课后作业,课前作业要有有实效,课中作业要当堂达标,课后作业有拓展;加强教师对学生教辅的督查,确保学生手中的教辅全做全批。

4、组织教师统一进行单元检测与分析,统一监考和批卷,以检测数据为依据进行质量分析,制定矫正改进措施,每次单元测试按 “班级单元成绩、全镇单元成绩汇总、单元个人质量分析表、单元集中质量分析表、单元平行测试卷、单元专项训练题及电子库、试卷讲评二次过关不达标学生跟踪”七个规范项目进行,做到 “一单元一清”。

5、教学中落实分层教学,全面建立学情会商制度和薄弱跟踪制度,教导处跟踪薄弱学科,学校领导跟踪薄弱教师,教师跟薄弱学生,为学科、教师、学生分别建立薄弱追踪档案,有计划、有举措。

二、加强教育理念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1、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在师生中开展向党100周年献礼“吟诵经典文 弘扬中华魂”活动,诵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在背诵教研室下发的国学名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诵读《千字文》《三字经》《诗经》《论语》《大学》等国学经典著作,在学生中开展吟诵、表演、背诵国学经典名篇之星评选。

2、继续推进师生读书活动,为鼓励师生读书活动,将开展师生读书征文比赛、读书演讲、优秀书目推荐、读书笔记评选等活动。在各班中开展创建阅读教学示范班级创建活动。

3、依托 “青青树成长共同体”平台,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一部文学名著,一部教育专业书籍,写出读书笔记和高质量读书心得。在教师中开展读书笔记展评、优秀书目推荐、读书心得交流。学生在完成推荐书目阅读的基础上,尝试进行全科阅读,在班级中开展每周一次集中阅读活动,利用每天的晨读时间背诵经典名篇,增加语言积累。在学生中开展每月一主题读书活动,促进学生阅读的开展。

4、抓好师生书写教育。落实全科书写要求,每周一课时书法课集中指导,每天固定15分钟练字时间。数学英语等学科建立提笔即练字的观念,认真对待每次书写作业,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书写每月一次集中展评,每学期开展一次全镇师生全科书写比赛。组织教师继续参加外聘教师的书写培训活动,让教师明确书写教育的目的、方法掌握必要的技巧,为规范书写奠定基础。

5、加快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本学期以骨干教师培养为着力点,在现有的基础上主要打造我校各学科的带头人,通过带头人的作用拉动各学科教师的学科专业化成长,在与学科带头人的互动与交流中,让教师感受到成长的快乐,从而把专业成长内化为教师的自身需求。

三、树立科研兴校理念,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

以教研组为教研龙头,以校本教研为基础,落实教研活动校本化、实效性。教研活动要从小处着眼,选题立足于教学实践,立足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真正为教师服务,做到一研一得。

1、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具体负责,每一次教研活动做到定主题、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教研活动一周前教研组长在教研组内征集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根据教学实际和教师需求确定主题,并将主题、时间、地点告知每位参加活动人员,参加活动人员在活动前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写出发言提纲,在教研活动中交流讨论。学校领导要亲自参与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参与活动的领导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教师交流。

2、学校教科研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以校本研究为纽带,将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师教科研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在教科研工作中,组成由校长、教导主任为负责人的领导小组负责教科研工作的指导,加强教科研工作的统筹与管理。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让尽量多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让课题研究为教学改革服务。

四、深化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

1、落实推门听评课制度,落实领导包学科制度。所有领导均要精通一门学科的教学,并参与该学科的教研活动,给该学科的教学提供相应的指导。推门听课后对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单元检测等常规进行检查评议,在推门听课时对教师课堂授课实效、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作业完成、知识掌握进行全方位督导,将教学常规落实于日常工作中。校长听课每学期不少于40节,教导主任不少于30节,其他领导不少于每周1节。

2、继续跟进“青青树·阅读者、思考者、行走者、省悟者”四个系列对教师进行阅读、书写、普通话等基本素质培养。

3、继续组织参加 “星火燎原”计划,为他们到名校找名师当师傅,进行结对培养,借助外来力量,用1-3年的时间打造一支优秀骨干教师队伍,并用这支优秀骨干教师队伍来带动其他教师的快速成长。

4、加强魅力课堂研究,坚持教学大比武并与校轮听课相结合,实行教师讲课过关制;在教师中开展“观、仿、践”课例研究,每名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学仿3节优秀课堂教学课例,将详案写到听课笔记上。

5、结对共进促成长,积极参与彩虹联盟结对共进活动。

五、推进课程融合,探索课程校本化。

1、加强校本课程和特色课程的修订与开发。组织教师认真研究现有校本课程教材在实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及时进行修订完善;结合学校实际及现有资源,以特色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创建各自的特色课程,彰显学校特色。

2、积极推动课程融合,探索课程校本化。落实综合实践教育,继续探索我校综合教育基地建设与学生综合实践教育、综合实践课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开展青少年科技竞赛和创意设计比赛,以信息技术支承为平台,不断丰富与拓展课程内涵。探索微课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提高。   

3、做好课程档案管理工作。包括备课、作业、校本教材、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学生作业、外出实践的方案、图片、学生资料、总结)、微课资料等的收集与整理,保存归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