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重视和教师积极参与是教研工作取得成绩的首要保证。
学期伊始,我校根据教体局教研室指示精神,多次召开教研工作会议,商议本期的教研思路。本学期初中部教研工作核心为:“四+德育”自主合作。具体要求为:学纲引领、先学后教、落实为重、当堂达标,德润课堂。目的在于强化初中部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做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学校各个教研组组长都尽心尽职,勇于开拓,不计报酬,忘我工作。全体教师都为辛庄学校振兴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积极投身于教研教改。因为有了这些,教研才能真正落实到教学之中,为教学服务。
二、制度保障,落实教研工作
为更好开展教研工作,为使教研活动与教学工作紧密衔接,我校各学科教研活动采用视频录制,教师群共享的方法,促使每一位教师认真备课,认真授课,确保授课内容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明师”“优质课程资源评选”紧密结合。全体教师可以从初中教师群共享中下载各学科、各任课教师授课视频进行学习观摩,真正做到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三、教研工作所取得的显著的成绩。
1.领导干部积极参与推门听课、组内教研、校级公开课活动。辛庄学校初中部路云峰校长、业务科李胜三科长、及业务领导等,把教研活动作为改变教师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的有效阵地,有课必听,有听必评。时刻宣传要求新理念、新方法的实施,小组合作放在首位,把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作为突破口,注重个性化课堂建设。工作的扎实落实,有效促进了我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2.新的教学思想取代旧的教学观念。
(1)我校从学期初开始,积极倡导课堂教学改革。
首先是“四+德育”课堂建设,重视小组合作,加大夯实基础力度,减少了学困生。再是积极开展大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还有各教研组的组内研究课,校级的公开课,均严格落实辛庄学校各学科授课模式,做到制度引领。
(2)开展形式多样的大比武活动。
在2019年10月份,为推进青年教师发展,检验学校常规落实效果,初中部组织了青年教师大比武活动,共有季倩倩、张琳、朱军、王燕妮、梁芳、丁丹、刘晓娜、赵仁卿、许月玲、尹肖林、赵璐共11名青年教师参赛。青年教师虚心请教,强化集体备课,课堂激情四射,参研教师听评课认真,收到良好效果。
(3)积极推广各科型授课模式。
为深化辛庄学校高效课堂建设成果,我校一学年两次开展了校级教学研究课和研讨课活动。语文刘永娟老师、英语赵少娜老师、地理曲小燕老师、生物赵璐老师、数学梁芳老师向全校教师提供了5节精彩的公开课。全校一线教师全部参与此项活动,声势浩大,效果喜人。
(4)借助教研室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师训处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教研室组织的学科德育优秀案例评选、互联网+课堂教学、烟台市优质课等一系列活动,引进先进教学理念,转变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本学期,我校共有近60人次参加了送课下乡活动,所有一线教师均参加了1—2次师训处组织的学科培训活动。
(5)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全校教师划分为6个组: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理化生组、史地政、音体美微,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教研活动,要求教师一学期至少上一节研究课,教研组内实行集体备课,做好“说”、“讲”“评”课。教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探讨共同进步,教学技能逐渐成熟,教学艺术得到提升。
四、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的意见。
1.学科研究不均衡,一些学科由于多年扎实教学研究,教师的研究水平较高,研究热情饱满,研究成果喜人,语文学科、化学学科、地理学科等。但也有极个别的学科研究还有待提高,如数学学科等。
2.部分教师对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理解不到位,执行力差,课堂转变效果不理想。
3.个别教师存在应付现象。备课不细致、授课走过场,失去了教研活动的意义,针对这种情况,我校采用教研组成员打分评议办法,对效果差的教师进行谈判指正,对授课认真、效果好的教师予以责任制考核奖励。
4.为更好的推动教学研究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我校将继续加大监管力度。通过改进奖惩考核制度,做到制度引领,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表扬先进,改变教师教学工作作风,提倡-尊严-荣誉-价值。
招远市辛庄镇辛庄学校
2021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