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莱阳市纪格庄初级中学,有兼职劳动教育教师7 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一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一处。
一.课程开课情况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1--9年级每周1课时。学校以课堂(课外)教育为主,形式有:家务劳动、校内劳动、志愿服务、生产劳动。
二.基地建立情况
我校校内劳动教育基地大约1100平方米。校内的劳动教育基地学校统一要求所种植作物的品种,统一播种时间,并安排有经验的老师现场指导。我校还利用基地自己育苗进行特色种植。全年基地作物种植有萝卜、辣椒、茄子、西红柿、葫芦、黄瓜、花生、等农作物。在小花园进行太阳花、芍药、月季、井冈竹栽培技术,在后花园进行毛桃、樱桃树栽培技术。
三.经费投入情况
本学年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0.2万元左右,用于基地建设修整,购买种子、肥料等。
四.选用教材情况
我校本学年订的教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上级文件精神,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我校“劳动教育”方案。培养学生劳动的意识,掌握初步的劳动技术。乐于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二、教育目标
1、在家能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在校能完成打扫卫生等基本的劳动。
3、通过劳动基地等劳动,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术及热爱劳动的品质。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
组织教师学习市相关文件,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做好“三保证”:一我们把劳动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评估优劣; 二要订好劳动教材和手工劳动资料,做到人手一册,一人一份,保证劳动教育材料; 三要建立劳动教育检查制度,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性。从而确立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2、因地制宜,开辟好劳动基地
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和建立。
首先,开辟校内的劳动教育基地。我们学校的实践基地,一年要除草数次。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到校内基地参加劳动,翻地、施肥、浇灌、间苗、除虫害、采摘等。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全部由学生承担。将基地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定期拔草、除虫浇水、修剪等工作。
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还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3、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
四、活动安排
1、本学年的春季和秋季每个学期至少到劳动实践基地活动5次。每三周一次
2、本学年的两个学期开展公益劳动各至少三次。每四周一次
3、上下学期各安排两次劳动知识和技能竞赛
4、坚持每天上下午两次卫生区检查,进行公示。
六.劳动教育周活动方案
劳动教育周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全方位支持的劳动教育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结合本校实际,决定开展“劳动教育周”活动
二、 活动主题
“慧”劳动 爱生活——莱阳市纪格庄中学“劳动教育周”活动
三、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养成劳动、坚持劳动的良好习惯,培育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创新实干、敬业奉献的劳动精神,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
四、活动时间
5月10日—5月16日
五、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
六、时间安排及活动内容
5月10日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春深四月去,夏来五月新!
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居家学习,共同抗疫,终于迎来了校园的重聚。在这重聚的背后离不开党和政府强有力的指挥、组织、引领和保障,也离不开家长、老师、医护人员、警察等所有一线劳动者的付出!同样,在校园里的每一天,我们看到了保安师傅守护校园的第一道安全防线,看到了家长志愿者、食堂师傅、保洁阿姨们的默默奉献,还看到了老师们在教学工作之外,勇担核酸检测志愿者的工作……让我们致敬每一位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保驾护航的劳动者们!刚刚过去的五一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者们的节日,我们也要向全世界的每一位劳动者致敬。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高尔基曾说: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双手创造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礼赞劳动创造,讴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也必将创造美好的未来,因为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我们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美好品德的陶冶,智慧潜能的激发,健康体魄的养成,审美水平的提升都离不开具体的劳动场景和劳动实践!在此,我非常荣幸地宣布:“慧”劳动,爱生活—莱阳市纪格庄初级中学“劳动教育周"活动正式开幕。让我们围绕“自己的事,自己做”“自
主劳动,露一手”“家的味道,我传承”“阳台'革命’,等主题活动开展劳动实践。
同学们!让我们动动手,淌淌汗,养成主动劳动,坚持劳动的好习惯。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我们期待你们在每日的劳动中成长为更加优秀的自己!谢谢大家!
中午时分,全校学生行动起来,在班主任的组织下进行班级大扫除。
全校以年段(1-2年级,3-5年级,6-9年级)为单位围绕主题展开,各年段主题如下:
1.2年级:自己的事,自己做
餐后桌面我来清,书本文具我来理,洗袜叠衣我在行,扫地拖地我能行……低年级的小朋友作为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应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特别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3--5年级:自主劳动,露一手
卫生保洁露一手,绿植养护露一手,家务整理露一手……自主劳动过程中,分享你们的劳动小妙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参与家务劳动,掌握必要生活技能,增强主动分担家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感恩父母的辛勤付出。
6--9年级:家的味道,我传承
水果艺术我来创,发挥自己的创意,做一份水果拼盘;面粉变身我会造,用不同的烹饪方式制作中式或西式糕点;家常菜品我来学,向长辈学会1-2道他(她)的拿手家常菜……家的味道,由你传承。高年级的同学们,希望你们弘扬崇尚劳动、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这个周末也可以跟爸爸妈妈到周边的田园、果林、大棚感受采摘的乐趣,留下“慧”劳动的身影。
五、成果呈现方式
各年段的成果呈现方式可以是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照
片、视频、劳动日记、“金点子”集锦、创意手工作品等。
七.家庭劳动教育活动清单
家庭劳动教育活动清单
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劳动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时代“五育”新人的重要途径。
学校作为劳动教育开展的主阵地,必须融合家庭、社会,全面开展劳动教育。为了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互相配合与协调,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我校利用假期开展家庭劳动教育为主题的劳动教育实践系列活动。
1—2年级
1、早上按时起床,自己叠被子、整理床铺
2、饭前拿好碗筷,学会盛饭盛菜;饭后收拾碗筷,学会洗碗
3、收拾自己的房间,包括学习区、玩具区、衣柜等。
4—5年级
1、制定居家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并遵守执行
2、帮助家人择菜洗菜、淘米
3、清洗自己的小衣物,擦地
4、关心家人,家里有老人或者弟弟妹妹的同学要学会照顾他们
6—9年级
1、为家人做一道美食
2、跟父母学习日常用品采买知识和经验
3、学习清洁、消毒房间技能
4、将你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进行应用,把好家庭垃圾分类关。
提交作业:
1、一、二年级每人拍一张整理房间或收拾碗筷的照片。
2、三---五年级每人拍一张择菜、洗菜、洗衣服的照片;四、五年级同学办一张A4纸的主题是国庆节内容的手抄报。
3、六---九年级的同学每人拍一张做饭、采买,垃圾分类等内容的照片;并办一张A4纸的主题是国庆节内容的手抄报。
八.教学设计
《社会中的三百六十行》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课其表现的内容与社会、与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学生了解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的一个微平台。通过本课学习能够使学生对三百六十种职业的历史和发展有所了解借此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课学习的着眼点在于对各种职业特点的理解与把握上 旨在通过对有关图片、视频等资料的欣赏使学生知道社会的不同分工让学生用绘画或其他方式来表现各种职业 由此感受三百六十行的快乐与艰辛激发对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
学情分析
在认知方面高年段学生对自己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不同职业也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加之其基本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认知为本课学习提供了帮助在技能表现方面学生经过多年美术学习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动态造型能力这也为本课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方式、手段
1.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将视点聚焦在生活周边的人关注他们的职业形象。
2. 引导学生学会概括。根据各种职业人物的外形举止进行归纳、总结找到相同职业的人的共同特征。
3. 引导学生学会表现。主动探究、积极尝试 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对各个行业的人予以艺术的表达展现人物的职务特点。
4. 引导学生学会审美。激发创新精神激活创新思想创造性地呈现鲜活的人物形象及生动的工作场景。
教师准备
各种职业的装扮、道具职业歌曲职业人物造型板、大师画作、空白作业纸及画有人物头像头部预留空白的作业纸一张等。
学生准备
常用绘画工具如铅笔、彩色水笔、水粉水彩颜料、画笔、油画棒等。知识与技能目标 回忆自己周边熟悉的人的职业 以及不同职业从业人员的不同特点初步了解基本的职业种类掌握职业特点并能用绘画的方式予以艺术的表现。
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和回忆加以多次练习的方式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用绘画手段表现不同的职业特征和面貌塑造生动有趣的动态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通过“职业” “行当”这一话题来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知道各种职业都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职业准确把握职业的特点与特征并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这一职业的典型特征。
教学难点
1.如何通过人物的体态、表情、动态等展现其职业特征
2.如何通过哪些专业的物化用品凸显人物的职业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初识“行当”
1.教师播放PPT展示劳动中的动态人物形象,同学观察其中的人物动作说说他们正在做什么。
2.这些人又在做什么?画面中左右两边的人物有什么不一样?
(1)讨论:同座位同学议论一下 同样的做一件事两边人物的区别在哪里。
(2)小结左边的一组表现了人物的日常生活右边的一组表现了专门的职业。
3.那么,同样的活动,日常生活与专门职业有什么不同呢?
(1)以烹饪为例展示专业服饰
(2)以摄影为例展示专业器材 前图摄影记者后图摄影师
(3)以上课为例展示专业证书。
4.看一看认一认。
(1)这些都是什么职业的人,你认出来了吗?
(2)你是怎样认出来的?依据是什么?
5.导入新课。
“职业”的含义近似于我国民间的“行当” 在我国古代有许多行当人们统称其为“三百六十行”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了解“三百六十行” 。
教师板书课题进入本课学习。
二、 了解“行当”
1.讲述、解读——展示、介绍古代传统行当的图例。
2.尝试、实践——辨析、描摹现代常见职业的帽饰。
(1)认一认,说说这是什么职业的专用帽子
(2)画一画,试试为画中的人物添画一顶帽子。学生在画有人物头像头部预留空白的作业纸上进行练习。
(3)评一评,说说同学的画作互相提提意见和建议。
(4)议一议,谈谈古今多种行当的变化,在交谈中,认识到有些过去的行当正逐渐消失,而现代又有许多新的行当正陆续兴起。
三、体验“行当”
1.装扮、游戏。
模仿、赏析身边各种行当的装束,在活动中领悟到这些行头的存在意义和使用价值,教师提供安全帽、听筒、设计图纸、教鞭、篮球、跳舞鞋等物品,学生指认这些物品并思考它们的用途。想一想,究竟是什么人经常使用它们?它们的主人是谁?这些人所从事的职业是什么?
2.观察、体会。
看看哪位同学模仿的逼真一些,为什么?除了装束之外,这位同学还在哪些方面有惟妙惟肖的演绎?如表情、动作、语言等。
3.归纳、概括。
通过以上讨论、探究,集体总结出各行从业人员的特质,即除了外在的装扮之外,更重要的是还具备了职业的内在气质。教师板书外在、内在。
四、描画“行当”
1.欣赏佳作——观赏名家名作,分析画家和匠人们在表现这些不同职业的人物时所用的独到手法。
(1)赏析画像砖及其相关内容。
(2)赏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及其相关内容。
(3)赏析德加的《芭蕾舞课》及其相关内容。
(4)赏析凡.高的《邮递员卢兰》及其相关内容。
2.思考讨论——同学结合名家名作谈谈自己的认识以及创作构思。
(1)全班交流聊一聊,话题围绕“如何才能凸显个人内外兼具的职业特征”展开,教师参与共同讨论并归纳,将同学的讨论结果整理后予以记录。
(2)同桌交流说一说,介绍一下自己即将展开的创作构想。
3.创作建议——以“成长•梦想”为主题用彩笔绘画的方式表现各行各业的人,画出人物的职业特征。
(1)勾勒人物轮廓注意人物服饰、道具的设计,凸显人物的职业特征。
(2)描画人物细节,注意人物动作、神态的刻画,彰显人物的职业素养。
(3)补充人物背景,注意人物情境、氛围的描绘,立显人物的职业环境。
4.作业练习——学习大师和同龄人的作品创作手法,运用自己熟练的绘画表现方式展开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行当”
1. 同学展示自己的画作,并围绕“成长•梦想”这一主题,对自己创作的画作进行简单的介绍。
2. 总结
同学们,有句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都有着本行业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这几位,你们认识吗?他们各有什么成就?这两位呢?他们是谁?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这两位真实的人物存在,但他们已经作为一种行业的典范,代表着一种行业形象,他们是最棒的。老师相信二十年后的你们,一定努力在各个不同的岗位上,当然你们也一定是最棒的。
九.学生成长档案
十、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成果展评且择优参加县市级成果展活动。
1、我校针对劳动教育开展了“体验生活 劳动成长,我们在行动”————莱阳市纪格庄初级中学劳动教育月活动之家务篇
2、我校参加了莱阳市劳动教育成果展活动
莱阳市纪格庄初级中学
202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