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市唐家泊中学2020-2021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1-07-01     

字号:

基本情况:唐家泊中学,专职劳动教育教师5人,兼职劳动教育教师2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2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1处。

1.课程开课情况: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六、七年级每周2课时,八九年级每周一课时。学校以课堂教育为主,形式有:家务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者服务、生产劳动。

2.基地建立情况:

校内基地:

在学校的东南角约有二百平方米的水果蔬菜基地,种植有桃、杏、李等水果及一些应季蔬菜;在学校的西南角有二十平方米的蔬菜种植基地,让学生种植一些应季蔬菜。

校外基地:

有饲养园,喂有鸡、鸭、鹅、猪等

百果园,有桑椹、杏、桃、梨、樱桃、苹果等

粮食基地,有花生,芋头、玉米、红薯等

3.经费投入情况。学校经费紧张,用于劳动教育方面的经费很少每年投入经费大约0.2万元,用于购买各种工具和材料。

4.选用教材情况: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各年级使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指导》以及学校特色课程《烘焙》和编制等。

5.学校实施方案: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教育活动安排

1、保护花草树木

(1)学校在国旗下讲话中向全体老师和学生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中高年级可开展“我给小树写首诗”活动。

(3)组织开展在校内植树、除草、松土、浇水、修枝等活动。

(4)各班开展“种植区”的实践活动。

 2、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教育:

(1)各班将劳动教育纳入“班级主题教育”,并和“家校一体”教育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建立“学生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能力,通过“四项评比”等形式开展:不要大人喂饭,自己叠被整理房间,“认菜名”,拣菜洗菜,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3)做好定期进行家务劳动(自理能力)的情况调查工作。(调查表各班根据班情自制) 

 3、班级劳动  

(1)做好班级值日等日常劳动指导,确保每位学生参与班级劳动,劳动到位。  

(2)开展每月一次的学校大扫除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对学生进行劳动技巧的指导。 

 4、课堂教学  

六七年级综合与实践与劳动课教师认真落实教育目标,开展必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活动材料并上交学校。(学校根据种植实践区情况,进行“劳动实践活动”评比。) 

 5、节日教育  各班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班会,学唱《劳动最光荣》,诵读《粒粒皆辛苦》等活动。  

三、家庭、学校教育做到“八不要” 

 1、不要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如“不按时交作业,罚做清洁”。 

 2、不要用“免劳”来奖励孩子,如“今天作业全对,扫地任务免了”。  

3、不要在孩子面前蔑视劳动,如“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要捡垃圾”。  

4、不要因为干不好就“不用”,如“你洗不干净,不用你洗”。

5、不要因为一次失误而训斥,如“怎么把碗打破了,真够笨的”。

6、不要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如“10分钟了,一件还没做完,我都做3件了”。 

7、不要否定孩子的劳动成果,如“看你洗的袜子,跟没洗有啥两样”。  

8、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一些“厌恶劳动”的话,如“居委会让大家扫雪,我才不去呢”。  

四、总结劳动教育活动。 

根据总结情况,少先队评选“最佳劳动基地”和“劳动小能手”。 

6.劳动周方案及佐证材料:

学校劳动周活动方案

为加强我校学生的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在出力流汗的劳动中树立正确劳动观念、精神和形成劳动习惯、初步技能,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劳动周活动方案。

一、活动组织

学校成立劳动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劳动周活动的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负责学校常态化、课程化、科学化的劳动教育。

组  长:分管政教处副校长

副组长:政教处主任、教导处主任、总务处主任

成  员: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各班班主任

二、活动主题

弘扬劳动精神,做最美青少年。

三、活动时间

每年 4 月最后一周为我校的“劳动周”。

四、参与对象全校学生。

五、工作措施

1.开展一次劳动主题教育

积极开展劳动周启动仪式、主题晨会、主题班会、劳动故事会、家长会等活动,通过仪式教育、国旗下演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劳动教育内容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劳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劳动的正确认识与理解,继承与弘扬劳动主旋律。

2.开展一次校园劳动实践活动。

积极开展校园劳动实践、劳动基地实践、校园志愿者服务等活动,通过班容班貌美化、寝室内务整理、劳动基地除草种植、校园文明劝导等形式,让学生主动于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积极营造“劳动最光荣”的劳动氛围。

3.开展一次家庭劳动实践活动。

积极开展家庭劳动实践活动,通过美食烹饪、洗碗洗衣、家居美化清洁、家居花草种植、家居物品维修、制作贺卡或手工艺品等形式,一起与父母共筑温馨之家,弘扬勤劳传统美德。

4.开展一次校外劳动实践活动。

积极开展社会志愿服务、田间劳作、工业生产、劳动研学、职业体验等活动,通过社区(街道、养老院、商场、工厂、农耕园等社会资源,让学生深入社会,体验不同的岗位感知劳动的不易,努力践行劳动精神。

5.开展一场劳动技能比拼活动。

积极开展校园劳动技能大比拼活动,通过日常生活技能比赛、劳动知识竞赛、劳动征文大赛等线下比赛和家务整理、洗涤缝补、变废为宝等线上视频作品赛,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比拼劳动成果,使劳动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里扎根。

6.开展一次劳动成果展示活动。

积极开展学生劳动成果展示活动。通过晨会、学校网络平台、电子屏幕、展示区、展示课等形式,利用照片、视频、作品等素材,全面展示学生劳动成果,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呈现学生人人热爱劳动,人人参与劳动、人人享受劳动的新景象。

六、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深入开展。

各年级、各班按照学校要求,依据学生年段特点,有序、安全地开展劳动周活动,精心设计劳动周活动计划,确保每一位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培育劳动观念,学习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

(二)广泛宣传,扩大影响。

结合我校实际,发动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大力宣传在劳动教育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典型经验,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关注学生劳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选取育人效果好、显示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的典型做法,征集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之后的劳动日记、实践成果、创意作品等,进行集中展示,形成劳动周教育成果,打造学校劳动周活动品牌。开展劳动周典型案例评选活动。

(三)建立机制,形成常态。

学校建立劳动周保障机制,为劳动周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人力、经费、场地等支持,做好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明确责任。德育处、教务处将劳动周开展情况纳入日常检查、督导、考核中,加强具体检查指导,推进工作常态化。

7.劳动清单:

唐家泊中学劳动教育清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劳动是学校教育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其应渗透、穿于整个学校教育之中。离开了劳动, 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新时代劳动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让学生在系统学习文化知识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日常生活、生产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具有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的时代新人。

认知篇

劳动贯穿于孩子的每日生活,在不断模仿、学习、认知的过程中,生活里的点点滴滴都是培养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照顾他人的能力的好时机。

六年级:学会模仿 探索生活

1、学习洗晒衣物、叠衣服。

2.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书桌

3.学习整理床铺、叠衣物

4. 学习清洗水果、蔬菜

5. 吃完饭洗碗

6. 学习扫地、拖地

7. 随时擦擦玻璃

8. 学会整理书籍、衣物主动分类摆放

七年级:强化意识 养成习惯

1. 学会垃圾分类成习惯

2. 学会自己换洗床单和被套

3. 学会泡茶、制作蛋糕、水果拼盘

4. 能辨识蔬菜好坏,辨识生活物品限用日期,并清除坏的或过期的物品

5. 学会独立洗澡

6. 安全使用家用电器等

7. 摆放餐具,分发食物

八—九年级:独立自主 自律成习

1. 熟练清洗各种物品

2. 床铺整齐,衣物摆放整齐有序

3. 书包、书桌成风景

4. 地面、玻璃如明镜

5. 坚持饭前帮忙盛饭,饭后主动收拾碗筷

6. 使用洗衣机、电饭煲等家用电器

7. 保持卧室整洁,定期打扫

8. 学习烹饪,做简单的早餐

9. 熟悉家里植物养护

10. 垃圾分类成习惯

8.教学设计:

走进家乡的苹果

教材分析:

我所任教的学校地处农村,学生家长的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苹果,看着漫山遍野的苹果树我自认为最近几年学生家长的经济收入应该比较客观。可是,最近一段时间我所教班级的徐正、吴限等同学总在我面前述说一种现象:他们家的苹果数量不少可收入并不多。而且,周末回家到果园里帮助父母劳动时,果园里总是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看到这些现象后,他们心中产生了许多的疑问。为什么苹果很多可收入并不理想呢?那些刺鼻的味道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吗?为什么有的同学家里苹果不多但经济效益却很高呢?--------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困扰着他们的同时也引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在综合实践课上他俩把心中的疑问提了出来,没想到班上许多的同学都深有同感。于是,同学们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同学们浓厚的探究兴趣的氛围下,我们开展了“走进家乡的苹果”这一综合实践活动。

学情分析:

活动从实际出发,使学生在原有知道苹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果品的种类、苹果的管理过程、销售过程等方面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更加热爱家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激发学生对身边感到疑问的问题产生研究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关注生活、热爱家乡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实地学习收集资料、调查采访、上网查询书写倡议书等多种形式。既让学生真真实实的掌握了一些关于苹果不同方面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写广告词

教法学法:以分工分组、组间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乐于交流、喜欢探究的良好品质。

教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特产并整理特产简介;收集广告词。

教学过程

确定主题   成立小组

1、教师启发  学生自定主题

首先我让学生欣赏了《栖霞之歌》片段,(插歌曲)作为山城人,我们主要的经济来源靠什么?以激起他们的探究兴趣,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插视频)我跟他们一起归纳、筛选出了四个比较有价值的问题:插课件

(1)苹果树的栽培与管理

(2)家乡苹果的种类

(3)如何达到生态果园

(4)外界市场的认可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主要是由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在快乐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成立活动小组

根据个人兴趣,自由组合、分工协作,让学生自愿参与到自己喜欢和特长的小组,他们以不同的方式选出了小组长,并给小组命名,他们分别是:(插课件)

1、基础管理组  组长:蔡静        2、 果品种类组   组长:林鹏

3、市场营销组  组长: 路慧颖     4、 生态果园组  组长:王浩

【设计意图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制定活动实施方案

四个小组都已经组建完毕,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组讨论各自的活动方式,制定实施方案,我巡回指导。然后,分组交流各自的活动方案,在交流的过程中各小组都能坦诚的指出各自存在的优、缺点,大家彼此都能虚心地接受,我及时给予肯定。接下来各小组继续完善、修改保证了方案的切实可行。(课件)

【设计意图    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合作、明确分工、学会交流、体验团结的力量。】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实地学习收集资料、调查采访、上网查询书写倡议书等多种形式,丰富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既让学生真实的掌握了一些关于苹果不同方面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学生们一次成功的生活体验;本次活动也有不足之处,有的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强,需要在以后的劳动过程中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行力习惯。

9.成长档案:

10. 学校成果展:

学校积极参加烟台教科院举办的劳动教育成果展评,获得烟台一等奖两次,烟台三等奖两次,栖霞二等奖两次。(上传照片或视频或刊版,学生获奖证书等。)

    2019烟台市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成果展评证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