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6月1日
参加人员:马东妮等领导班子成员,语文组所有教师
缺席人员及原因:无
教学研究活动主题:低年级识字教学模式研讨,在学习中汉字中感受祖国文化博大精深。
中心发言人:刘艳芳
一、活动讨论
1.主持人讲明活动目的及要求,宣布活动开始。
2.观摩课堂教学。
3.执教人说自己的教学意图,交流自己针对本次教研主题的想法和疑问。
4.集中评课,听课老师针对本课教学进行评课,然后针对单元整体教学发表自己的意见,交流自己的想法。
5.执教老师根据大家的评课进行改课和反思。
6.主持人作总结,活动结束。
二、活动总结
这堂课是一年级的一节识字课,本课主要讲了与学生天天形影不离的书包和里面放的学习用品,让孩子对学习用品有一定的认识。也属于看图归类识字课,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六个词语。第二部分是关于小书包的儿歌。第三部分是1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和5个会写的生字。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还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但识字能力依然很弱,对于尚处在学习拼音的孩子来说,直接学习识字可能有一点点困难,进展稍微缓慢一些,更应加强识字的能力与兴趣培养,并应长期坚持养成习惯。
为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刘老师将课程设计为“闯关”形式。从识字到读文再到写字,每一关设计合理,思路清晰,过渡自然,生动有趣。识字环节的一个小游戏让人印象深刻,老师从书包里展示宝贝给学生看,十足调动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随后,老师带上动作与学生共读儿歌,更是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只见孩子们一个个争先恐后,迫不及待地伸出小手,要和老师互动,要积极回答问题...通过学习,孩子们掌握了“加一加”、“部首识字”、“生活识字”等方法,学会了书写汉字之前可以通过“观结构”、“找特殊”、“比宽窄”等方法更加规范地书写汉字,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书写习惯。
由于是识字课,本课的重头戏当然是识字环节,因此针对孩子们的课堂生成,加入了一些图片,使得生活识字更加“接地气”,也更有趣。另外,由于课时限制,本节课的容量不宜过大,将“说说你的文具都有哪些用途”这个训练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问题放在第二课时,做到抓住重点,有舍才有得。我们发现,孩子们对于“转笔刀”中的“转”字还不能很好的认读,大多忽视拼音,直接凭经验或方言读成“卷笔刀”或“旋笔刀”(这个字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笔画较多,不易认读)可以在课件上及时出示这个生字,在第一个孩子读错的情况下就带领全班认读,即使这个字并不是本课要求会认的字。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传道授业,更要做到及时“解惑”。
三、活动成果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对“低年级识字”课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德育教育也能较好的体现在课堂上。刘老师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进行教学,识字效果较好,构成富有活力的低年级识字教学模式,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增强道德意识,在道德情感及心理素质方面有所突破,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