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260512U/2021-37032 成文日期: 2021-05-08
发布机构: 市文化和旅游局 组配分类: 文化建设

第135232号:关于“加强顶层设计深入推进乡村旅游”提案的答复

日期:2021-05-08      来源: 市文化和旅游局

字号:

尊敬的孙泓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顶层设计深入推进乡村旅游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回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关注和支持,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在促进城乡融合、吸纳当地就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保护和传承乡村民俗文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等多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烟台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提档升级,围绕乡村旅游资源整合、产业优化提升,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市共培育38个省级旅游强乡镇,5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9个山东省美丽休闲乡村、87个省级旅游特色村、19个山东省景区化村庄,42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49个省级精品采摘园、30个赏花基地、6个齐鲁美丽田园、11个山东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11个山东省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农庄),2个国家级特色小镇、12个省级特色小镇、4个省级精品文旅小镇、11个市级特色小镇等乡村旅游精品。

一、规划引领,统筹发展

2014年烟台市政府出台的《烟台市乡村旅游规划》是全省首个乡村旅游规划,把乡村旅游工作提到战略层面规划、组织和推进,牟平区、蓬莱市等11个县市区以市级规划为指导,高质量编制完成了乡村旅游规划。2017年烟台市政府出台《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方案》,对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做出了统筹部署,进一步提高了全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系统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推动乡村旅游百花齐放、蓬勃发展。2018年8月烟台市政府印发《烟台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指导乡村旅游全域化发展,开发区、蓬莱区等10个区市也相继编制完成了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将乡村旅游作为重要内容予以考虑,为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依据。规划充分挖掘各县市的优势乡村旅游资源,遵循“一区一特色,一市一品牌”发展思路,实行差异化开发,推进我市乡村旅游个性化、精品化和趣味化发展。

二、主题突出,丰富产品休闲体系

立足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打造了春季赏花踏青、夏季避暑休闲、秋季田园采摘、冬季泡汤滑雪,发展了葡萄酒文化旅游、温泉游、滑雪游、康养游等旅游新业态,形成了“全域、全季、全时”的主题多样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一是春季赏花踏青游。举办了莱阳梨花节、莱阳濯村樱花节、莱州月季玫瑰文化旅游节等赏花节庆活动和草莓、樱桃、桑葚等采摘活动,培育春季“鲜美”赏花踏青采摘打卡地。二是夏季避暑休闲游。开展长岛、蓬莱、养马岛渔家乐度假游,培育隐居蓬莱、长岛壹號院、牟平海岛日记民宿等为代表的25多家精品民宿,长岛渔家乐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乡村旅游品牌。开展葡萄酒休闲旅游,充分利用国内最大的葡萄酒装集群优势,积极开展葡萄采摘、酿酒工艺展示、葡萄酒文化体验等葡萄酒旅游主题活动,年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消费近10亿元。三是秋季田园采摘游。开展苹果、莱阳梨、葡萄等多主题采摘活动,培育了栖霞苹果艺术节、莱阳梨文化节、蓬莱葡萄采摘节等省内知名的乡村旅游节庆品牌。四是冬季泡汤滑雪游。培育了栖霞艾山、莱山雨岱山、招远金都、牟平崑龙温泉等8个温泉旅游区,芝罘区塔山、海阳林山、招远必捷等5个滑雪场,培育了开发区磁山、龙口南山、蓬莱泰生小镇3处养老养生、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康养旅游区和蓬莱丘山山谷、招远大户庄园、瀑拉谷等乡村旅游集群片区。

三、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乡村休闲环境

2013年以来在全市启动了乡村旅游经营户“改厕改厨”为主要内容的“双改”工程。按照《山东省乡村旅游经营业户“改厕改厨”标准》,市、县两级旅游部门联合指导监督,经营业户均按要求完善硬件设施,2013年、2014年两批“改厕改厨”经营户合计1516户,共获得省级奖励资金1213.1万元,占到全市农(渔)家乐总数的65%,农家乐和渔家乐的硬件环境显著提升。2015年旅游厕所革命以来,我市在品牌乡村旅游示范点范围内新建改建厕所200多座,改善了乡村旅游游客的如厕环境。2018年与市城管局等相关部门联合印发《烟台市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将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工作作为乡村旅游示范单位创建及复核的重要内容。持续推进旅游交通标识建设工作,在全市范围内的国道、省道等二级公路以上的乡村旅游示范单位和乡村旅游点周边重要交叉路设立交通标识,2018年新设立高陵生态产业园等9处乡村旅游点交通标识,以此为切入点,引导乡村旅游点完善停车场、导引系统、餐饮购物等配套设施,持续完善乡村休闲环境。

四、宣传营销,提升品牌活动影响力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加大乡村旅游市场宣传力度,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开展“双十双百”工程,发布十大精品线路、“我最喜爱的乡村旅游点”和“我最喜爱的乡村旅游节庆”名单,开展“十大民宿”、“十大酒庄”等评选活动,全方位打造展示烟台乡村旅游精品。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宣传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乡村旅游点通过开设微博、微信、微店等新媒体渠道发布乡村旅游美食、美景、特产、节庆、线路等信息,利用市县旅游资讯网、官方微信等公共旅游网络平台,与携程网、途牛网等网络电商加强合作,多渠道宣传推介赏花观叶游、登山踏青游、田园采摘游、民俗体验游、乡土美食游等特色乡村产品,全方位满足旅游市场需求,多角度拓宽乡村消费渠道。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作为富农惠农的特色产业形式,已经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烟台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发展基础得天独厚。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采纳您的建议,结合我市乡村旅游发展实际,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努力。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积极推进《“鲜美田园”廊道公共服务规划》编制工作,通过深入挖掘乡村民俗,精心打造特色民宿,引导发展优势业态,系统布局乡村旅游聚集区、田园综合体、房车自驾车营地、乡村驿站等项目,打造“之”字型“鲜美田园”休闲旅游廊道,为全市人民提供更高品质的假日休闲空间,全力打造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二是培育提升乡村旅游景点。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培育工程,大力开展乡村旅游重点村、景区化村庄和精品文化和旅游小镇培育工作。一方面做大做强烟台渔家乐、蓬莱丘山谷片区、蓬莱马家沟、莱阳西陶漳村、莱阳濯村、莱州小草沟、莱州初家村等成熟乡村旅游点的培育提升工作,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点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开展乡村旅游培训,指导乡村旅游单位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活动,培育更多的乡村旅游景点,为美丽乡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三是突出乡村特色文化。注重挖掘培育乡土特色文化,彰显村居民俗特色,尽可能保留村庄的原生态、古朴风貌和独有特点,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加强对招远市张星镇仓口陈家村、龙口市西河阳村等国家级、省级传统古村落的保护性开发,推出一批古村落度假村、古村落精品民宿。依托招远市九曲蒋家村古法淘金、海阳大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培育一批“非遗”文化体验村。以蓬莱市女王山民俗博物馆等传统农具、生活用具展示馆为重点,推出一批体现胶东特色的民俗博物馆,打造毓璜顶庙会、塔山山会等精品文化活动。支持乡村旅游点引入大秧歌、剪纸、蓝关戏、吕剧等文化艺术形式,举办民俗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丰富游客文化体验生活。

四是加大乡村旅游项目招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有实力的大公司投资乡村旅游项目,鼓励通过参股、合作社等多种方式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为美丽乡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五是持续开展乡村旅游培训。在省文化和旅游厅连续八年共组织我市600余名乡村旅游带头人赴境外精准交流,多次组织乡村旅游带头人赴浙江、日照等地开展交流培训学习的基础上,持续举办乡村旅游培训活动,开阔视野,提升境界,推动我市乡村旅游向高品质、高品位的方向转型升级。

六是持续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将乡村旅游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整体布局中,加强部署,大力推动提升软硬环境,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

七是加强旅游宣传营销。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加大对精品景点和线路的宣传力度。利用政务微信、微博以及微电影、微视频等新媒体渠道,推介营销乡村旅游产品。利用网络平台、新媒体、报纸等多形式全方位全角度组织开展“千万市民游乡村”活动。多措并举,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1年5月8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