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陈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尽快恢复毓璜顶庙会等民俗文化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市庙会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是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近些年,我市高度重视庙会文化内涵挖掘和传承,致力于将毓璜顶庙会打造为地域民俗文化品牌,编辑出版了《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促进了烟台庙会文化的宣传推广,以文化为内核,以庙会为载体,发展民俗旅游产业,近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庙会发展现状,认真听取您的宝贵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纳入非遗名录,加大保护力度
经过多年对民俗文化的挖掘保护,目前,我市毓璜顶庙会、蓬莱阁庙会、长岛显应宫妈祖祭典、东海神庙祭祀活动等传统民俗项目均已被评定为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下一步我们主要从资料记录和资金扶持两个方面对列入非遗名录的庙会项目进行保护传承,一方面推进非遗数字化保护工程,系统整理完善庙会项目数字资料,并通过“烟台文旅云”等平台集中呈现,扩大知名度,提升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关注、研究民俗文化;另一方面,对上争取非遗保护专项资金,为举办庙会活动、刊印通俗读物、宣传民俗文化、推广庙会品牌提供资金支持,面向社会普及庙会文化。联合有关协会组织和驻烟高校,对烟台庙会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研究,力争编纂形成学术研究成果,夯实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的理论基础。
二、着眼地域特色,打造民俗品牌
指导各区市立足当地实际,深挖当地民俗资源,做足做好庙会、山会等地域民俗文化品牌,突出特色,克服内容同质化,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突出主题要素,展现庙会鲜明的地域特色,引导主打胶东海洋文化的开发区渔灯节、长岛显应宫妈祖祭典,逐渐脱胎于单纯的祭祀祈福活动,将其打造成重要的地区民俗品牌。突出文化内核,鼓励支持招远淘金小镇黄金文化庙会,紧扣“黄金文化”和“财神文化”主题,带动“民俗文化”和“美食文化”发展,打造当地特色的旅游招牌。同时,积极借鉴省内外先进城市的做法,并吸纳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民俗文化品牌构建,引入全国“非遗”民俗项目加盟,提升我市庙会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创新表达方式,赋予民俗文化时代特点
在保持庙会原有民俗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创新庙会呈现方式,依托“烟台文旅云”等网络平台发布庙会信息,对庙会现场进行直播,组织网红到庙会现场打卡带货,让市民能突破空间的局限随时随地观看了解庙会。创新庙会活动组织方式,尝试将庙会与非遗嘉年华等形式结合,生动灵活地再现传统民俗文化魅力,增加互动体验项目占比,在剪纸、秧歌、面塑、草编等传统技艺之上融入时代元素,实现民俗文化与时尚元素的结合,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民俗文化的别样新意,扩大庙会等民俗文化的受众群体。
四、加强引导,规范活动组织实施
发挥文化的思想引领作用,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鼓励以庙会为依托、以民俗为题材开展群众性文化创作活动,加强对作品内容的审核把关,确保宣扬优秀传统文化、反映时代精神风貌、传播正能量,将庙会打造成为积极向上、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民俗展示平台。通过加大正面宣传,对庙会中的传统祭拜活动合理加以引导,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突出祭拜活动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传统思维方式,突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剔除迷信成分,倡导科学精神,建立“政府主导,专家参与,民众支持”的办会模式,促进庙会祭祀活动健康规范发展。
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1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