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烟台综合保税区管委副主任姜晖回答记者提问
胶东在线4月7日讯(记者 王向荣 许加薇 李刚)在4月7日上午举行的“十四五”时期烟台市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点任务和举措新闻发布会上,烟台综合保税区管委副主任姜晖介绍了烟台综合保税区在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方面的具体举措。
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山东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功能区和重要承接平台,烟台综合保税区将用足用活用好特殊政策,聚焦跨境电商、粮食饲料加工、检测维修、融资租赁、保税研发、矿产品保税混配、“欧亚班列进保税”、冷链物流等八大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扩大外资外贸新优势。
跨境电商。以跨境电商1210综合服务中心为载体,加快建设跨境电商9610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形成进出口双向、全模式运行的跨境电商发展格局。重点打造烟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医药进口贸易示范园区、国家级跨境电商示范区。依托烟台港日韩集装箱班轮航线优势和深入腹地市场的电商平台资源,布局区内区外联动的保税展销中心,实现“区内仓库”和“区外店铺”联动运作,全面叫响“保税、保真、保价、保快、惠民”的跨境电商品牌。
粮食饲料加工。以烟台港现有的粮食饲料深加工产业基础,依托达利成、聚天生物、瑞和、香驰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以玉米、小麦、进口鱼粉、骨粉等为原料的水产饲料、禽料等动物饲料产业,打造集贸易、加工、仓储、销售于一体,覆盖华北、东北地区和日韩的动物饲料生产中心。
检测维修。以烟台电子信息、海工装备等先进制造业为基础,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依托中集来福士、富士康、杰瑞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海工装备、船舶、电子信息、工程设备等产品全球检测维修业务,培育发展若干全球保税检测维修龙头企业。
融资租赁。围绕保税产业链发展需要,吸引多元化金融机构入驻,探索发展航运金融、供应链金融、贸易结算、商业保理等业务。以中集来福士、渤海轮渡等骨干企业为依托,推动发展钻井平台、船舶等海洋装备融资租赁业务,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高端装备、医疗器械设备等融资租赁业务。
保税研发。结合烟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推动区内企业拓展研发品类、做大业务量,通过深化与全市重点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知名高校的合作,吸引各类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创新机构到区内落户发展。
矿产品保税混配。以江铜国兴、恒邦冶炼、山东招金等矿产加工企业为依托,在深化“混铁”“混油”“混金”和“混煤”,做大保税“混铜”规模的基础上,加快突破“混银”业务,将综合保税区打造成“全球矿产品保税混配中心”。
“欧亚班列进保税”。依托烟台港、综合保税区、“齐鲁号”欧亚班列始发站叠加优势,深入参与连接东北亚-中东欧国际海铁联运通道建设,创新与日韩港口联动,推动日韩过境业务与欧亚班列结合,吸引回程货物在综合保税区内集聚分拨,打造欧亚班列海铁联运集结中心,引导外贸市场向“一带一路”、区域全面伙伴关系协定(RCEP)国家拓展。
冷链物流。依托进境肉类、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综合性海关指定监管场地优势,重点发展进口肉类、海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积极完善集装箱冷链装卸、检验检疫设施,发展分拣、包装、配送环节的全程冷链,推进特色冷链产品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