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三产融合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的提案收悉,衷心感谢您对烟台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支持!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出台了《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烟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将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重要途径,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不断提高农业创造力、竞争力,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发展、农民全面进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近年来,我市融合涉农政策和资源要素,推动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长。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5家、省级85家、市级13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7万家,家庭农场3600家;全市规模以上农业加工企业有448家,实现营业收入910.8亿元,同比增长0.7%。二是创建休闲农业典型示范。近年来,我市先后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单位11个,创建山东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山东省美丽休闲乡村、山东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山东省休闲农业精品园区等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单位45个,有3条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在农业农村部进行集中推介。三是鼓励发展联农带农模式。我市通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建设,在政策和资金上支持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签订合同,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方式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企业探索“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入股分红”等模式,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让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享受产业融合的增值收益。2020年我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305元,相较于2019年提高5.1%。四是积极发挥品牌引领作用。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健全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先后编制《烟台苹果品牌战略规划》和《烟台大樱桃品牌标识体系规划》。目前,全市已有“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个,“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48个。烟台苹果等17个农产品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烟台苹果品牌价值达145.05亿元,连续12年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
诚如您在建议中提到的,我们依然存在产业融合程度不深、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渗透力不强、涉农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滞后以及农民分享产业融合的利益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我们将借鉴您的意见,积极做好相关工作,努力补做好三产融合发展的文章。
二、下步工作打算
当前,我们正在研究制定《烟台市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下一步我们将以《行动方案》为重要抓手,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不断创新产业要素供给,培育多元化融合主体,营造适宜的发展环境,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重点实施以下7项工程:
一是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雁阵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梯次培育,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合作、资产转让等形式不断做大做强,壮大国家、省、市三级龙头企业“雁阵群”。通过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龙头企业贷款从事农业项目的生产、加工、销售、农产品流通服务、研发和先进技术引进等。通过项目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建设产地预冷、分拣包装、仓储保鲜等设施,改造升级加工生产设备、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的研发应用,提升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能力。
二是实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以全市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依托栖霞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9个苹果主产区,加快培育苹果产业千亿级集群。依托张裕、中粮等葡萄酒龙头企业和莱山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培育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百亿级集群。依托鲁花、龙大等花生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培育花生产业百亿级集群。依托民和、益生、仙坛等肉鸡龙头企业和新希望、福祖等生猪龙头企业,加快培育2个畜牧产业百亿级集群。加快发展海参、粉丝、大樱桃和梨等优势特色产业,打造一批超十亿级产业集群。
三是实施农业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两化提升工程”。 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前提下,整体推进我市土地流转,引导相对集中、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烟台市农村产权交易管理中心建设,完善市、县、镇、村四级交易服务网络。抓好家庭农场能力提升行动整县试点、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推动形成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专业化、多元化发展,提升社会化服务市场化、信息化水平,构建支持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服务体系。
四是实施农业“质量效益提升工程”。推进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鼓励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整建制推进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提升加工品绿色认证规模。按照“全品类整体品牌引领、区域公用品牌支撑、企业产品品牌协同参与”三位一体品牌建设思路,放大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和效应,重点打造“品道烟台仙果香”全品类整体品牌。鼓励参与品牌农产品评选认定,打造品牌产业会展经济,重点举办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等重要展会。
五是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工程”。依托烟台农科院、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登海种业、烟台现代果业等农业科研机构和“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推广力度。围绕优势产业、优势品类和关键领域,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攻关,解决一批关键性技术难题,推进传统农业优化升级。着力打造农业产业的自主创新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聚集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孵化基地。
六是实施农业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合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等方面资金,集中力量开展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土壤改良、机耕道路、配套电网林网等建设。积极开展区域规模化水肥一体化示范,发展成熟先进的技术模式,创建一批技术先进、管理规范、效益明显、可复制推广的水肥一体化示范区,通过发展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七是实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提升工程”。立足我市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和市场需求,深度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产品,促进农业与文化、科技、艺术、教育、体育、康养、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突出、主体鲜明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依托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苹果产业,重点打造苹果主题小镇,发展以苹果为中心的乡村休闲游精品景点线路。
衷心感谢您对乡村产业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希望您多建言献策、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将认真吸纳您的真知灼见,积极工作,开拓创新,努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烟台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