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人员:张宝娟、王娇宇、曲伟、郝明皓、杨小凡、张杰、栾英、张丹、赵春艳、江秀明、刘松伯
缺席人员及原因:无
教学研究活动主题:核心问题引领构建深度课堂
中心发言人:王娇宇
一、活动讨论
1.教学辅助工具应用不到位。小学生以形象性思维为主,对较为形象的事物更加感兴趣,目前,数学学科教学辅助工具的使用较少,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也做得不够到位。
2.对小学生的信任度不够,教师总是怕学生难以有效的掌握知识点,总是怕学生不能顺利地完成题目的运算。因此,总是一味地对学生做指导,结果学生反而失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一些机会,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
3.“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这是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实施中的一个基本理念。然而在数学课堂实践中,问题的设计,或重复单调,与教学内容脱节,缺少必要性;或难易无度,偏离学生的认知水平,缺乏实用性;或语意晦涩,阻碍学生理解,缺乏通俗性;或空泛表面,限制学生深入思考,缺乏针对性。
二、活动总结
学校数学组很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成绩。数学组内有既有名师的引领,又有潮气蓬勃、开拓创新的青年教师,所有的教师都积极向上、努力进取。教师们都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对于各阶段的目标、教学建议等都有很好的了解,能有一定的教学模式,对于常用的信息技术应用都很熟练。
但是,近两年教师多,绝大多数教师没有教过1-5年级的教材,对于教材的整体把握不好,教学中也只保证学生能达到低阶目标,对于学生的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达不到,对于教材内容的调整或改进更是处于劣势。
三、活动成果
一是课前备课
教师基于情境创设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核心问题切入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驱动学生深度参与,从而有效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积淀经验、感悟思想。教师将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横向与纵向联接思考,从知识关联的角度以整体化的方式把握数学知识本质。
教师基于课程视野,把具有相同本质结构的内容进行整合,立足知识整体进行深度设计。
二是课堂学习
教师基于课程视野,立足整体深度设计;设置挑战任务,激发学生深度参与;引导经历过程,实现知识深度建构;突出整体意识,强化知识深度联系;运用回顾评价,促进学生深度反思。
三是课后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对自我学习进行反思、调控和修正,总结学习经验,实现对一类知识的深度理解,并让学生学会通过类比迁移来解决新的问题,在深度反思中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