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意见,坚持服务广大青少年的正确方向,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弘扬中华文化,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展示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中国中学生第十六届作文大赛(2020—2021)拉开序幕。
二、大赛总主题:生命的底色
生命是一个过程,一个从初始到发展再到终结的过程。所谓“生命的底色”,就是一个人生命初始阶段中形成的最深层最根本的基质。
价值观、人生观是生命底色,性格、心态是生命底色,甚至一个人情感的倾向性(是基于爱还是基于恨)、思维方式的倾向性(习惯于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还是消极的颓废的角度去思考分析问题),也是生命底色。这种生命的基质一旦形成,可能一辈子都难有根本性的改变。因此,生命底色是明亮还是阴暗,不仅会映射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待人处事,乃至面容神色上,而且终将决定其整个人生的光谱和色调。
生命的底色,其意义和价值,不仅体现在微观上,更体现在宏观上。从个体的层面上说,生命的底色将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从群体乃至民族的层面上说,无数个体的生命底色将汇成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的底色,而这,终将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面貌。
中学时代是青少年为自己的一生奠基的时代,也是一个人灵魂发育、成长,直到定型的关键阶段。因此,作为一名中学生,在生命的初始阶段就为自己打下明亮的生命底色,将是其整个人生规划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本次大赛以“生命的底色”为总主题,就是想给广大中学生一个提醒和激励:在人生可塑性最大的青少年时期,应该自觉和理性地关注自我精神生命的发育成长,多多吸收正面的营养,努力培养完善的人格、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本次大赛以“生命的底色”为总主题,也是想借此和参与本次大赛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和探讨:基础教育究竟应该为学生的一生打下什么样的基础?我们的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怎样才能为受教育者奠定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生底色?只有教育的主客体双方都来关注这些基本命题,中国教育才能在“教育决定国家未来”这一最大层面上,体现出自己的根本价值。
三、题目
1.请以“我的人生主题词”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
2.请以“总有一种属于你”为题写一篇文章(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比如“收获”“美丽”等)。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
3.《世说新语》里有这样一则故事:“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 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意思是,东晋大臣桓温年轻时与殷浩齐名,常有争胜之心。桓温问殷浩:“你和我比起来怎么样?”殷浩说:“我和我自己商量了很久,还是宁可做我自己。”
请以“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
4.王维有诗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一种悠远而幽深的生命境界。
请以“水和云的对话”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
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色彩
闻一多
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热情,
黄教我以忠义,
蓝教我以高洁,
粉红赐我以希望,
灰白赠我以悲哀;
再完成这帧彩图,
黑还要加我以死。
从此以后,
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
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闻一多先生的《色彩》中提到了生命中的诸多色彩。这首诗带给你怎样的启发和思考?在生命这张白纸上,你想为它增添怎样的色彩?请以“生命的色彩”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
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理群曾说:“无论我的生命如何灰暗渺茫,我都不会消沉下去,因为我生命的底色一片鲜亮,它们支持着我的一生。”
作为正处花季的少年,你由这句话生发出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自定立意,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
四、要求
1.各级部语文老师,根据通知内容,安排本班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写征文,数量不在多而在精,语文老师要对学生的征文反复修改,形成最佳作品,每个语文老师上交一篇修改后的高质量的征文即可。
2.11.24号上报教导处电子版作品和电子版报送汇总表。
3. 题目:二号方正小标宋简体
题目下方:三号楷体“招远市魁星路中学 某级某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联系电话 ”。
正文:一级标题三号黑体,二级标题三号楷体,其它三号仿宋-GB2312。
招远市魁星路中学
2020年11月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