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 文字实录

2021年10月29日烟台市商务局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日期:2021-10-29      来源: 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

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10月29日下午14:30举行烟台市前三季度商务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商务局局长陈新姿,市商务局二级调研员范利才,市商务局副局长张丹,市商务局副局长杨炳伟介绍前三季度全市商务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新闻办主任  宫海涛: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马上进入11月份,全市各项工作已进入决战冲刺阶段,为了方便大家准确了解全市商务工作情况,今天我们邀请了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商务局局长陈新姿女士,市商务局二级调研员范利才先生,市商务局副局长张丹女士,市商务局副局长杨炳伟先生,向大家介绍前三季度全市商务运行情况,并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下面,请陈新姿秘书长介绍有关情况。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商务局局长 陈新姿:

各位记者朋友:

下午好!

首先,对大家长期以来对商务工作的关心关注表示衷心感谢!下面,向大家通报一下全市前三季度商务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市商务局坚决贯彻市委“1+233”工作体系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机遇、奋勇争先、攻坚突破,全力以赴稳外资、稳外贸、促消费、抓招引、强园区,推动主要经济指标稳中向好、进中提质,商务运行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利用外资高位增长

1-9月,全市实际使用外资18亿美元、增长37.8%,总量继续保持全省前三。其中,引进千万美元以上项目143个、增长78.8%,合同外资45.2亿美元、增长57.7%;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实际到位日韩资总量均居全省第一。

一是外资结构持续优化。第二产业实际使用外资8亿美元、增长110.3%,占全市实际使用外资的44.3%。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6.8亿美元、增长139.1%,总量居全省第一位,增幅高于全省27.5个百分点,占比高于全省24.7个百分点。

二是日韩外资领跑全省。依托中韩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夏普8K+5G超高清等项目载体,加快中韩、中日产业园建设,推动山东(烟台)中日产业技术研究院、中日韩文化创意产业园加快发展,前三季度,全市新设日韩资项目105个,实际使用日韩资1.65亿美元、增长103.6%,占全市实际使用外资的9.2%,较去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占比高于全省4.1个百分点。

三是主要来源地稳定增长。香港实际到资11.2亿美元、增长41.9%,新加坡实际到资3.5亿美元、增长194.8%,韩国实际到资8477万美元、增长71.6%,日本实际到资8075万美元、增长153.1%,德国实际到资1758万美元、增长699%。

四是企业增资扩股踊跃。组织全市1152名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大使靠上服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人才供给、政务服务、生产经营、惠企政策、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等各类问题210件,推动91家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股、增长21.3%,新增合同外资突破10亿美元。

二、对外贸易再创新高

1-9月,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额3143.4亿元、增长42.8%,总量居全省第二位,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0.1和6个百分点,先后3次获得省稳外贸奖励,提前2个多月完成全年任务。其中,9月当月,完成进出口417.9亿元、增长19.4%,单月总量再创历史新高。

一是外贸动能加速集聚。充分发挥外贸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作用,用好“两个一百”企业服务机制,深挖重点外贸企业潜力,优化调整外贸结构,深入实施“境外优展+DIY展会”计划,组织733家企业参加广交会、首届消博会等37场展会,加快外贸进出口转型升级,入选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数量全省第一。

二是外贸新业态突破发展。成立跨境电商产业联盟、跨境电商发展顾问团、烟台跨境电商协会,推动9个区市建成跨境电商产业园。推动中国(烟台)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完成开发并上线运营,通关峰值速度由10单/秒提高到5万单/秒,增长5000倍,位居全省首位、跻身全国前十。新建海外仓13个,预计年内总量达到26个,总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新上跨境电商通关查验线2条、新建高标准仓储设施1.6万平方米,境内仓储设施面积、海外仓数量实现“翻番”增长。在全市范围开展两轮“覆盖式培训”,累计组织新业态培训32场、培训企业2329家、人员3158人次。与烟台大学等8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产学政研”联盟新模式,培养跨境电商实战人才,助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实现进出口额超过250亿元,是去年全年的13.5倍,拉动全市外贸进出口增长10个百分点以上。

三是服务贸易再创佳绩。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创建取得突破进展,考核排位全国前三。成功举办2021中国(烟台)服务外包领军者大会,持续推进芝罘、莱山、烟台开发区三大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建设,壮大电力运维、海工装备、信息技术、设计检测服务、能源服务、文化动漫等6大生产性外包产业集群。1-9月,六大生产性外包产业离岸执行额11.8亿美元、增长32.6%,助推全市服务外包企业合同额、执行额分别达到26.2亿美元、20.4亿美元,产业规模全省第三。

三、社会消费回暖升温

1-9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4.4亿元、增长18.7%,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3和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544.8亿元、增长23.9%。限额以上批零住餐销售(营业)额2988.7亿元、增长32%,占GDP比重达到19.5%,其中限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增长33.4%、23.9%,限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36.3%、46.6%。实现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026元、增长9.6%,位居全省第三。

一是消费潜力不断释放。组织开展乐享全球•烟台城市消费年暨全球带货节、“活力五月•惠享港城”等促消费活动40余场。研究出台推动首店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指导家家悦、7-ELEVEn等连锁企业新增连锁超市、便利店77家,成功获批全国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山东省2021年度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针对受疫情影响较重的餐饮住宿行业,组织开展惠民消费券发放,目前已发放三轮,前两轮消费券直接拉动消费交易金额1118.3万元,总体直接杠杆拉动3.51倍。通过消费券核销带动消费总额2347.6万元,间接拉动杠杆率7.37倍。

二是两个名城推进有力。围绕打造区域性国际会展名城,1-9月,全市共举办中日韩工程技术大会、秋季惠民车展等各类会展活动77场,荣获2020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围绕打造国际葡萄·葡萄酒城,全面落实葡萄酒高质量发展意见,研究制定《葡萄酒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出台葡萄酒专项资金实施细则,斩获国内外知名葡萄酒大奖赛奖项86项,是全国获奖数量最多的地市。

三是电商经济蓬勃发展。开展全市农村电商起底式调研,研究起草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意见,先后组织开展“双品网购节”“6.18”“礼惠双节直播周”等网络促销活动。“618”期间,全市网络零售额23.7亿元、增长36.8%,增速列全省东部地区首位。推动栖霞市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市示范县数量达到3个,全省排名第三。推动栖霞、海阳、龙口、莱阳、招远获评全国农产品电商百强县,数量全省第一。1-9月,全市网络零售额242.8亿元、增长20.4%,占全省网络零售额6.6%。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6.4亿元,占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5.7%,位居全省第二位。

四、园区经济创新发展

印发园区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推动14家省级以上园区完成混合所有制招商体制改革,成立16家股份制招商公司,推动烟台开发区与栖霞市共建松山产业园。1-9月,全市省级以上园区实际使用外资15.9亿美元,外贸进出口2555亿元,均占全市的80%以上。获得开发区综合评价奖励资金2000万元,列全省第1位,在2021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半年分析评估中,我市综合成绩列第1位。

一是自贸区改革创新走在前列。山东自贸区《总体方案》实施率已达到93%,提前完成全年任务。“多方联动构筑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作为全省唯一案例入选全国第四批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全省首个校企共建中日韩国际体育文化产业学院、全省规模最大QFLP境外募资出资基金、山东自贸区首家中韩合资医疗机构等首字号项目落户烟台片区。截至目前,累计入驻企业2.8万家、世界500强企业125家。

二是综保区建设全面起势。出台《关于支持烟台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涵盖进境肉类、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3项功能的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顺利通过验收,跨境电商综合性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于9月中旬获批并已投入运营,跨境电商产业园被省商务厅认定为山东省重点培育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前9个月,综保区实现外贸进出口929.3亿元、增长72.1%,实际使用外资2341.2万美元、增长50.9%。

三是园区载体作用凸显。14个省级及以上园区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市外资总量的88.8%,其中实际使用日韩资1.6亿美元,占全市日韩资总量的99%;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6.42亿美元,占全市制造业外资总量的93.9%。实际使用内资736.1亿元,占全市内资总量的47%。其中,烟台开发区、烟台高新区、招远开发区3个国家级园区实际使用外资7.6亿美元、内资300.4亿元,分别占全市的42.5%、18.8%,占14个省级及以上园区的47.9%、40.8%。国际招商产业园累计新签约投资过10亿元项目37个,三类500强投资项目23个,分别占到全市的15.2%和18.3%。

四、招商引资攻坚突破

1-9月,全市合同利用市外资金6434.6亿元,增长24.5%;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679.6亿元,增长29.6%。引进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236个,增长41.3%;引进三类500强项目126个,增长24.8%,跑出了“每个工作日引进一个十亿元以上项目”“每周引进三个500强项目”的“烟台加速度”。

一是招商基础加快夯实。研究出台了招商引资三年行动方案,确定了未来三年的引资任务目标,提出了20项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印发了招商引资攻坚战实施方案,在全市全面启动招大引强、结构优化、产业招商等十大攻坚战。制定出台了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先期行动计划和烟台市RCEP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抢抓RCEP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新机遇,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RCEP产业合作、经贸合作、科技合作、保税合作四大示范基地。发挥市级专业招商队伍优势,累计线上联系中外客商超过3000人次,线下走访(接待)企业944批次,储备重点在谈项目258个,总投资3581.6亿元。更新制作烟台城市宣传片、投资指南,推出重点招商项目100个,编发22期招商引资内部参阅、33期双招双引工作简报,形成一揽子招商引资“工具包”。

二是平台搭建卓有成效。成功举办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暨深化与北美合作推进会、深化山东与港澳台合作推进会、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产业链合作对接会、2021中国数字赋能经济大会暨第十届CIO烟台峰会等招商活动88场,累计在省市重大招商活动中签约内外资项目62个,总投资665.8亿元。其中,省级招商活动累计签约重点外资项目27个,项目数列全省第二。

三是重大项目落地良好。对2020年以来烟台市在省市重大活动中签约的154个项目建立档案,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协调解决制约问题,推动项目加速落地。目前,137个项目完成工商注册,注册率89%。其中,2020年省市活动签约的92个项目,86个完成工商注册,注册率93%;2021年省市活动签约的62个项目,51个完成工商注册,注册率82.3%,累计到位市外资金204.43亿元。20个省考核书记市长工程项目,合同外资10.78亿美元,目前18个项目已签约,累计实际使用外资4.72亿美元,位列全省第二位。

四是内资招引扎实推进。新签内资项目461个,增长14.4%,其中“十强”产业项目277个,合同利用内资3685.8亿元,均占到引进内资项目总数、金额的60%以上。投资55亿元的芝罘新城吾悦广场、投资31亿元的国电投储能电站、投资30亿元的原子能应用等一批三类500强项目,投资65亿元的大金重工风电母港产业园、投资30亿元的石药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投资20亿元的商业固体火箭海阳产业基地、投资20亿元的航天宏图卫星遥感大数据山东总部等一批优质产业链项目纷纷落户烟台。

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英明决策,得益于各区市、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得益于全社会的大力支持、热心帮助,借此机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步,我们将秉持“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攻坚四季度,决胜2021年,确保全年商务发展各项主要指标在全省实现“保三争二抢第一”,确保“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新闻办主任  宫海涛: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大众日报记者:

我们关注到今年以来烟台市消费指标持续向好,请问市商务局在激发消费潜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市商务局二级调研员 范利才:

今年以来,市商务局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始终坚持商务惠民、商务利民,全力以赴挖潜力、育主体、扩规模,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方面措施促消费、扩内需。一是大力开展惠民促销活动。制定促消费实施方案,围绕大宗消费、重点消费、农村消费等,市区两级商务部门紧抓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消费活动,今年以来,市级层面组织开展“约惠港城·拥抱金秋”消费季、家电消费节等促消费活动40余场,区市层面组织开展美食节、金秋名优产品消费季等活动70余场,有效丰富了商品供给,释放了城乡居民消费潜力。二是大力发展夜间经济。高质量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朝阳街、所城里、万行韩国风情街等街区改造提升,进一步延伸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条,打造引领夜间消费时尚的新载体,为夜间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组织我市特色步行街按照“一街一特色、一月一主题”开展“家乡好街·请您来逛”逛街日活动,开展主题消费活动30余场,丰富了夜间消费选择,激发了市民夜间购物消费热情。三是大力优化提质消费服务。出台《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抓好“烟台大姐”家政服务品牌试点建设推广,加快打造“诚信家政·品质烟台”品牌。强化家政人才培训,开展家政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举行2021年度烟台市餐饮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等餐饮活动,搭建餐饮人才和技艺交流平台,擦亮“中国鲁菜之都”品牌。大力发展快餐经济,形成了蓝白、鸿硕、彭氏菜根香等一批“放心早餐”品牌企业。

下步,我们将盯紧双十一、双十二、年终大促等重要时间节点,凝聚全市合力,高频次、高标准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丰富消费供给,提升消费品质,持续推动社会消费回暖向好。

烟台日报记者:

近期,我市获评“2020年度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想问一下今年全市会展经济发展有什么举措,取得哪些成效?

市商务局副局长 张丹: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市商务局紧盯“增强品牌意识做强会展经济、加快建设有影响的会展名城”的目标,积极谋划、迅速行动,创新思路、培树品牌,始终把发展会展经济作为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下大力气开展招会引展,全市会展经济全面起势、成效明显。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筑牢会展发展根基。联合市财政局印发《烟台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细则》,引导各区市、各部门积极举办贴近群众的节庆、扩大消费的展会、专业领域的论坛、促进贸易的品牌展会等活动,激发会展市场活力。1-9月,全市共举办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会展活动77个,达成意向成交额超过35亿元。

二是培育品牌展会,提升城市影响力。精心策划、培育打造了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烟台国际葡萄酒博览会、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等一批彰显烟台特色、体现烟台特质的品牌展会,举办了2021中国(烟台)服务外包领军者大会、2021医药创新与发展国际会议、2021中国数字赋能经济大会暨第十届CIO烟台峰会、2021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等9场市政府主导重点会展活动,展会示范效应逐步显现,有力促进了全市会展业提档升级,提升了城市影响力,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地级市)”。

三是聚焦量质提升,推动以会招商促贸。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充分利用政策红利,突出招会引展工作,以会展宣传推介烟台、广泛招引客商,达到了“办成一次展会、吸引一批人才、引进一批项目、壮大一方产业”的良好效果。紧密对接上级部门、国家级行业协会和相关行业会展组展主体,采取活动推介、登门拜访、面对面洽谈等方式,累计对接组展机构和会展企业200余次,引进并举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2021中国(烟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装备博览会等会展项目。中日韩健康与美丽产业博览会达成意向成交额3.5亿元、集中签约7个重点项目,2021中国数字赋能经济大会暨第十届CIO烟台峰会集中签约12个数字产业重点项目,总投资额72.9亿元。

下步,市商务局将充分发挥全市会展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作用,以建设区域最具活力的国际会展名城为目标,按照“产业会展、会展产业”的工作思路,坚持创新形式、突出实效、注重安全的工作原则,推动线上线下展会融合发展、展前展后招引衔接发展,全力以赴繁荣发展会展经济。

胶东在线记者:

7月份以来,我市启动了招商引资攻坚战,请介绍一下目前进展情况。谢谢!

市商务局副局长 杨炳伟:

7月份,烟台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烟台市招商引资攻坚战实施方案》以后,全市上下积极响应,迅速行动,抢抓黄金期,打好主动仗,全力以赴抓洽谈、推项目、促到资,掀起了凝心聚力抓招引的浓厚氛围。围绕实施招商强基攻坚战,印发《烟台市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确定培育石化及化工新材料、汽车、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16条重点产业链;编制了《烟台市重点产业链精准招商指导目录(2021)》,为重点产业链招商强化了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撑。围绕实施招大引强攻坚战,聚焦韩国三星和日本三菱重工、东丽等境外世界500企业,深入推进氢能源、半导体、物流、生物酶、医养健康等重点领域合作;聚焦航天科技集团、中核、中广核、中国钢研、中船动力等央企国企和宁德时代等上市公司,推动深化“双碳”、航天等领域合作。围绕实施园区发展攻坚战,指导各开发区分别确定2-3个主导产业作为产业发展重点,共组建各类产业创新中心23个,园区覆盖率达100%。正在组织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等产业集群申报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型”产业集群。围绕实施合力招商攻坚战,市属专业招商公司在境外布局经济合作中心,形成公司本部+驻外经济中心的“1+3”招商架构,设立“国合招商圈”产业互联网平台和国有招商引资服务平台,今年以来共招引项目9个,合同外资5.7亿美元,实际到位4000万美元。设立全省首家中日合资混合所有制招商公司——齐和(烟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加强与智路资本合作,年内注册成立智路晟邦、智路海睿2支外商投资股权投资基金,到位外资4000万美元。围绕实施要素保障攻坚战,开展了招商项目履约大排查行动,启动了全市首个“飞地”模式园区合作项目,与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签订重大项目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全力盘活闲置资产,截至9月底,全市共完成处置09-18年批而未供土地679.18公顷、闲置土地340公顷;36个闲置厂房项目已完成处置29个,占81%。

下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区市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全力奋战四季度,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工作再创新业绩、再上新水平。

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新闻办主任  宫海涛:

各位记者朋友:

刚才,四位发布人围绕稳外资、稳外贸、促消费及园区发展等方面向大家作了全面介绍,相信大家对我市前三季度商务运行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希望记者朋友们根据发布内容,深度挖掘提炼、精心采制稿件,多角度、多形式宣传报道好全市商务运行情况和工作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家如果还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背景材料里提供给大家的联系方式。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四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

相关文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