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5275127/2020-29439 成文日期: 2020-04-17
发布机构: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组配分类: 生态文明建设

第134336号:关于“加强乡村绿化质量,提升人居生活环境”的答复

日期:2020-04-22      来源: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字号:

牟冬梅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乡村绿化质量,提升人居生活环境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积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乡村绿化美化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先后组织开展了村容村貌整治活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暨乡村文明行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振兴、森林镇村创建等工作,深入开展乡村绿化,全面提高农村综合环境质量。2018年,全市启动实施国土绿化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大力推进森林生态修复与保护、退耕还果还林、森林生态廊道建设、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和城乡绿化美化五大工程,将城乡绿化美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全市已完成造林和生态修复25万多亩,全市的国土绿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全市已编制完成了《烟台市特色小镇总体概念规划》《烟台市村镇风貌设计导则》《烟台市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烟台市市域乡村风貌规划》等规划,积极打造烟台市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全市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推动乡村绿化美化提质增效。目前全市有20个乡镇、192个村获评山东省绿化模范镇和绿化模范村,13个乡镇、125个村获评山东省森林乡镇和森林村居,35个乡村获评国家森林乡村。

二、乡村绿化面临的问题。乡村绿化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市发展不平衡。部分县市区对乡村绿化不够重视,资金投入不足,绿化水平不高。因部分乡镇合村并居,重房子建设、轻绿化美化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绿化规划水平不高。乡村绿化树种比较单一,经济林比例偏高,生态防护林和公园绿地偏低。三是管护机制不健全。部分乡村集体经济薄弱,管护资金投入不足,没有专门管护队伍,浇水、除草、防治病虫害等日常的养护工作落实不到位,存在重栽轻管的问题。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大力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全市深入贯彻全省“绿满齐鲁·美丽山东”国土绿化行动部署,加快推进全域绿化三年行动计划。2月下旬,市绿化委员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全域绿化工作的通知》,对2020年全域绿化工作进行部署。全市将持续推进森林城市、森林乡村建设,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按照市政府《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20 年巩固提升工作方案》要求,大力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抓好四旁植树、村屯绿化、围村林带等身边增绿行动,力争成功创建国家森林乡村35个,省级森林乡镇5个、森林村居45个,招远市、海阳市力争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精心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国土绿化,不断提高群众植树造林、美化家园的积极性。

二是认真做好村庄规划。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村庄规划编制,优化村庄布局。在已完成80个试点村庄规划及全市县域村庄分类工作基础上,认真总结村庄布局和试点村庄规划的经验做法,编制能用、管用、好用的实用性规划,确保到2020年底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做到应编尽编,并逐步优化完成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在乡村绿化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尊重历史传承、发展基础和农民意愿,注重科学规划,多采用乡土树种、多彩树种,建设各具特色、美丽宜居乡村。各级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村庄,从规划设计、树种搭配与选择、栽植方法及绿化管理等各个环节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实现村庄“树种丰富、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多姿多彩”的目标。

三是进一步加强资金保障。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创新筹资方式,广开融资渠道,为乡村绿化提供坚强保障。以中央财政造林补贴、森林抚育、重点防护林工程等项目为重点,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对企业、合作社参与造林给予奖补,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参与乡村绿化,打造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精品绿化工程。积极培育林业龙头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提升示范带动能力。鼓励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通过入股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林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开展多领域股份合作或联合经营,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结合当地资源优势,进一步落实惠农政策,大力扶持发展特色经济林、干杂果、种苗花卉、林下经济等产业,提高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和农民收入。

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0年4月17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