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2010年全市服务业重点推进事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抓好落实。
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落实任务,积极推进。各重点事项主办单位要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推进方案,于6月10日前报市服务业发展推进委员会办公室(电话:6668775,传真6663433,邮箱:ytfwyb@163.com),经市服务业发展推进委员会研究同意后组织实施。市服务业发展推进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强调度协调,对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及时提交市服务业发展推进委员会研究解决。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强督促检查,按季度通报进展情况。市考核办要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加大考核力度,确保年内重点事项取得明显成效,达到预期目标。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八日
2010年全市服务业重点推进事项
一、抓好总部经济基地启动工作
上半年完成总部基地规划选址,成立平台公司,下半年完成总体规划,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再经过3到5年的努力,建成北方总部经济基地新亮点。研究提出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企业非核心业务剥离和大型工业企业向服务业领域进军扩张,形成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互动发展新格局。
主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协办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商务局、财政局、国资委、统计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有关县市区政府(管委)
二、培育中心区三大商务商贸集聚区
(一)滨海广场中央商务区。立足区位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加快天鸿、世茂商务楼和五星级酒店、国际金融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力度,发展楼宇经济,将滨海广场中央商务区打造成国内知名的区域性现代金融商务集聚区。
主办单位:芝罘区政府
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金融办、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银监分局
(二)迎春大街中央商务区。加大招商和项目推进力度,将迎春大街打造成集金融、商务办公、大型商业、IT产业、文化娱乐、酒店餐饮服务于一体的烟台东部新兴中央商务区和现代化城市标志性街区。
主办单位:莱山区政府
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
(三)海港路中心商贸区。以振华商厦、振华国际广场、阳光100城市广场、时代广场、百盛、大润发、苏宁和五星电器、三站市场等为主体,加大招商和环境整治力度,将该区域打造成集高端精品百货、大型超市、电器连锁、小商品批发、餐饮美食、休闲娱乐等于一体,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商贸集聚区。
主办单位:芝罘区政府
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规划局
三、打造市区滨海休闲旅游观光带
高标准规划、开发烟台山至养马岛一带滨海旅游资源,深入实施美化、亮化工程,规范近海养殖,开通观光巴士和游艇,加大包装、宣传力度,打造国内知名滨海休闲旅游观光带。
主办单位:市旅游局
协办单位:市规划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城管局、交通运输局、海洋与渔业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公安局,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政府,高新区管委
四、加快烟台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
适应散客旅游快速发展新形势,加快烟台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逐步建成覆盖全市的旅游集散咨询服务网络。建立与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紧密合作关系,加入长三角散客旅游网络,开发华东旅游市场。年内,力争完成代办、代订旅游业务200万人次,组织散客旅游30万人次。
主办单位:市旅游局
协办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局、交通运输局、口岸办、金融办,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政府
五、推进大南山生态园项目
建设集旅游、度假酒店、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生态景区,年内重点启动建设福临夼景区植物园、山地酒店、入口服务区等项目,带动市区旅游突破发展。
主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协办单位:市规划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城管局、林业局、民政局,芝罘区、莱山区政府
六、高标准开发夹河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带
对夹河下游河段进行高层次、保护性开发,重点进行沿岸河道整治、环境绿化、道路建设、植物园建设以及产业项目开发,建设集旅游休闲和运动娱乐于一体的城市生态景观带。
主办单位:芝罘区政府
协办单位:市财政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商务局、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环保局、旅游局
七、大力发展都市乡村休闲旅游
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实际选择有条件的镇村,发展渔家乐、农家乐和农业体验项目。
主办单位:市旅游局
协办单位:各县市区政府(管委)
八、努力打造区域性会展名城
实施品牌战略,把烟台国际葡萄酒节、烟台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等展会培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展会。依托烟台国际博览中心等展会平台和我市优势产业,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争取承办更多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重大展会,努力打造区域性会展名城。年内,全市举办各类展会节庆活动100个以上。
主办单位:市商务局
协办单位:有关县市区政府(管委)
九、做好大型市场的规划建设
研究提出我市培育大型市场的建设方案和政策措施,膨胀发展三站、汽车交易市场等现有大型骨干市场,规划建设食品、建材、钢铁、煤炭等新的大型专业交易市场,加快培育新兴电子交易市场,尽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辐射带动大、竞争力强的大型专业市场。年内,力争交易额过20亿元的市场达到10个以上,其中三站市场和汽车交易广场交易额力争突破100亿元。
主办单位:市商务局
协办单位:有关县市区政府(管委)
十、全力打造中国鲁菜名城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烟台渔人码头海鲜一条街、福山鲁菜一条街和养马岛海鲜一条街等特色餐饮街的规划建设,扶持一批拥有地方特色的国家级酒家酒店;鼓励天天渔港、中心大酒店、山村名菜等酒店开拓全省全国市场,扩大鲁菜影响。
主办单位:市商务局,莱山区、福山区、牟平区政府
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
十一、加快培育市区特色街区
积极推进滨海广场国际商业步行街、朝阳历史文化街和齐鲁古玩文化街等特色街区建设,尽快将其打造成在国内、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特色街区。滨海广场国际商业步行街和齐鲁古玩文化街,要加快设施建设改造和环境亮化美化,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业户入驻。朝阳历史文化街,要结合北马路综合改造抓紧启动。认真研究古文化、古城特别是所城里改造开发问题。
主办单位:市商务局、城管局,芝罘区政府
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住房城乡建设局、规划局
十二、规划建设大型物流园区
抓住烟台港西港区、潮水国际机场、德龙烟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税港区获批的重大机遇,规划建设大型临港物流园和空港物流园,力争3年内园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主办单位:市规划局
协办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福山区、莱山区政府,开发区管委
十三、做大做强四大临港专业物流中心
加快推进芝罘湾港区保税物流中心、龙口港区配煤物流中心、西港区和莱州港区液化品物流中心、龙口港区和蓬莱东港区木材物流中心等四大物流中心建设,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专业物流中心。
主办单位:市港航局
协办单位:烟台保税港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芝罘区、蓬莱市、龙口市、莱州市政府,开发区管委
十四、大力培育空港海港远洋货运航线
加强与国内外知名船务公司和航空公司的合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巩固烟台直飞欧洲阿姆斯特丹的空港全货运航班,争取年内开通烟台直飞美国的空港全货运航班,积极培育欧美远洋集装箱航线。
主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协办单位:市港口物流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开发区管委
十五、整合打造科技信息软件产业带
串联高新区科技商务中心区、烟台软件园A区、东和科技园、烟台数字动漫基地、青年科技创业大道、服务外包基地、福山信息产业城、烟台软件园B区、清华科技园等产业节点,加大园区建设力度,整合公共服务平台资源,集聚发展科技信息、软件开发、动漫创意、服务外包等高端服务业,打造科技信息软件带。其中,清华科技园年内完成投资2亿元,完成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并开始招商。
主办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商务局、科技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政府,开发区、高新区管委
十六、规划建设市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
规划建设市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争取上半年确定园区选址,年内完成总体规划并启动园区建设和招商工作,力争3年内形成孵化体系完善、产业承接能力强、配套设施完备、具备较高国际水平的服务外包示范园区。
主办单位:市商务局
协办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规划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有关县市区政府(管委)
十七、做大叫响“烟台地产”品牌
积极引进知名品牌地产企业,不断优化房地产开发结构,统筹住宅地产与产业地产协调发展,大力推进集聚规模开发,搞好集中宣传和对外推介活动,举办好住博会,塑造“烟台地产”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人士来烟投资置业,提高房地产外销率。
主办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协办单位:市规划局、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
十八、改造提升城市中心商住区
研究出台中心城区产业地产发展意见,加快芝罘区老城区改造升级步伐,积极推进银都新城市广场、南大街商业广场、英国特易购(乐购)、胜利区片、慎礼商住区、经伦街区片、白石旧城、芝罘湾、北马路区片(二期)改造等项目,建设集商业、办公、酒店、公寓和城市广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项目计划总建设规模424万平方米,总投资额190亿元,力争3年内完成。
主办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芝罘区政府
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局、国土资源局、城管局
十九、研究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研究提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意见,推动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以市文化中心等重点文化设施为载体,策划大型文艺演出,繁荣市区演艺市场,全年市区专业演出达到150场次。
主办单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协办单位:有关县市区政府(管委)
二十、探索建立服务业投融资平台
利用现有资源和资产,研究提出成立服务业投融资平台公司方案,提交市政府研究。各县市区也要研究建立服务业投融资平台。
主办单位:市国资委、交通运输局、旅游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
二十一、加快推进滨海地带开发(牟平区)
实施滨海开发战略,9月底前完成2.3万亩吹填工程,以威尼斯水城项目为引擎,整体推进总部基地商务区、休闲体验全景区、国际生态颐养区三大板块开发。推进养马岛整体开发,加快实施“国家礁石海岸”、五星级酒店和民俗村等项目,着力把养马岛建设成中国北方商务休闲第一岛。加紧编制“中国北方国家海岸”规划,为大规模开发打好基础。
责任单位:牟平区政府
二十二、积极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蓬莱市)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保护性开发蓬莱水城、蓬莱军港等景区,全力推进阳光假日小镇、太阳岛国际俱乐部、旅游商品博览中心等旅游项目,搞好城市规划布局,完善城市设施,提升服务功能,彰显城市特色。以三仙山大剧院为平台,抓好《海之魂》等大型歌舞演出演艺活动,争取打出品牌。认真做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争取年内通过国务院审批。
责任单位:蓬莱市政府
二十三、加快建设国家级旅游胜地(龙口市)
以黄水河湿地公园、徐福文化园、碧海丛林等项目为依托,加快滨海旅游度假区建设,完成民俗文化村、马术俱乐部、养生谷等南山旅游续建项目,培育滨海休闲度假、小康之旅、历史文化之旅、高尔夫健身之旅等特色旅游产品,打造国家级旅游胜地。
责任单位:龙口市政府
二十四、鼓励引导工业企业发展服务业(招远市)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引导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发展服务业。年内,加快推进由玲珑轮胎、中金矿业、棉纺厂、双塔粉丝等骨干工业企业投资60亿元的玲珑轮胎物流园、罗山黄金旅游、滨海旅游综合开发、双塔文化广场等重大项目建设。
责任单位:招远市政府
二十五、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莱州市)
以建设黄河三角洲区域龙头港为目标,加快莱州港扩建步伐,加强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完成疏港公路主体工程,争取疏运专用铁路年内开工。规划建设临港物流园,加快推进东方港储三期扩建、大通石化仓储扩建、莱州港至昌邑输油管道等项目。发挥莱州港保税仓库作用,争取设立出口监管仓库,扩大港口物流中转优势,全年港口吞吐量突破2000万吨。
责任单位:莱州市政府
二十六、规划建设栖霞长春湖新城区
年内完成以长春湖为中心,北至艾山、南至翠屏山60平方公里的概念性规划、四项分区规划、十项区片详细规划,加大长春湖及相关水系的生态保护和流域治理,着力打造山水相依、湖河相映、绿树成荫、水天一色的水系景观。抓好环湖路网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实施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五星级国际大酒店项目,将长春湖区域建设成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化新城区。
责任单位:栖霞市政府
二十七、加快建设莱阳金山旅游度假区
抓住省规划建设丁字湾海上新城的机遇,大力推进金山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围绕“一海、一河、二岛、四山”资源,加快生态旅游、生态湿地、生态宜居、四大古迹等板块建设,年内完成投资12亿元,完成五龙河湿地整治、玉皇山滑雪场、湿地公园二期和富山龙王庙等项目,开工建设海上度假村,争取将金山旅游度假区打造成AAAA级滨海生态旅游景区和宜居新城。
责任单位:莱阳市政府
二十八、全力打造海阳南部滨海度假休闲观光带
以跨海大桥建设为契机,以宝龙度假园、盛龙建国饭店、亚沙会场馆、君子连理岛等重点项目为依托,打造亚沙会品牌和“海阳宜居”地产品牌,推进海滨中路餐饮一条街、荷兰风情休闲街及滨海商务酒店群等配套项目建设,打造山东东部重要的滨海度假休闲观光带。
责任单位:海阳市政府
二十九、加快建设长岛国际生态旅游岛
推进妈祖香缘之旅、大黑山神秘之旅、砣矶金星雪浪之旅等旅游精品项目开发,加快长园宾馆、悦海假日等四星级酒店休闲度假设施建设,推动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发展。实施螳螂岛整体开发,打造高端国际旅游休闲度假海岛。启动南长山岛海岸带改造工程,着力打造一条靓丽的休闲度假海岸带。
责任单位:长岛县政府
三十、完善服务业发展保障措施
(一)高标准编制“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专业机构,研究编制《烟台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各县市区和市有关部门要做好本地区、本行业服务业发展规划。
主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局等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管委)
(二)优化提升金融生态环境。在全市深入开展清收银行贷款欠息专项行动,健全完善金融生态环境绩效指数考核体系,年内全市银行贷款不良比率明显下降,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全年确保信贷投放增量达到400亿元以上,新引进金融机构4家以上。
主办单位:市金融办
协办单位: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银监分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
(三)完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及国家、省服务业相关政策,立足我市实际围绕土地供应、资金支持、税费减免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市级服务业引导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对地方经济、税收、就业等拉动作用强的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重要事项和示范工程。积极支持服务业企业通过上市募集资金发展。尚未建立服务业引导资金的县市区要抓紧建立,已建立的要扩大规模。
主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
(四)大力开展服务业招商引资。顺应国内外服务产业转移新趋势,以实施“三个引进”战略为契机,把服务业作为招商引资重点,围绕服务业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大力引进国内外服务业大集团、大公司和知名品牌进驻烟台投资创业。年内,争取在2-3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引进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比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增幅高10个百分点以上。
主办单位:市商务局、发展改革委
协办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管委)
(五)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增加服务业在全市总体考核中的分值和比重,建立科学合理的服务业考核体系。对工作推进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主办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