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260598N/2020-27912 成文日期: 2020-10-12
发布机构: 市商务局 组配分类: 建议提案办理
第134507号:关于“关于发展夜间经济的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0-10-12 信息来源:市商务局

任晓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夜间经济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经我们认真研究后,现答复如下:

夜间经济是城市经济开放度与活跃度的晴雨表,是反映城市发展活力的重要指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0276美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我国居民整体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为夜间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烟台消费能力在省内位居前列,2019年全市社零额3306.5亿元、增长7.4%,其中餐饮收入268.3亿元、增长8.9%,商品零售收入3038.2亿元、增长7.2%,均高于GDP增幅。但我市夜间经济一直是短板,主要有以下制约:一是受传统文化影响,胶东地区居民家庭观念浓厚,生活比较规律,夜间出行频次相对较少、夜间消费持续时间较短,并且部分市民认为参加夜间娱乐休闲活动是挥霍奢侈的消费行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夜间经济的繁荣程度。二是受北方气候影响,冬季比较寒冷,群众夜间出行意愿不强,多数商家在晚上九点即结束营业,尤其作为以滨海为主要特色的城市,冬季海边人烟稀少,被称为传统淡季。三是受网络经济冲击,当前网络购物的价格优势和便捷性吸引越来越多群众从线下消费转向线上消费,夜间网购约占到全天的60%以上,这对夜间实体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四是受疫情影响,不少市民仍对外出聚会、聚餐、购物、健身等保持警惕。比如,目前全市95%的健身俱乐部到客率达不到疫情前的50%。

夜间经济是一套一体化的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提案中4条建议,加紧探索研究,全力推动我市夜市健康持续发展。

一、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夜间“愿意玩”

一是为不同群体提供精准的夜间消费场景。根据夜间消费群体特点,分门别类制定适应不同群体的夜间消费促进方案,精准进行消费场景供给。比如,针对“80后”“90后”“00后”等青年消费群体,增加夜间旅游、运动健身、商场购物、KTV、网游竞技、影院等消费场景供给,以新供给、新业态促进新消费、新体验,打造一批网红打卡地。针对儿童、学生等群体,大力发展图书阅览、文化创意、户外演艺、游戏互动等业态,举办夏令营、读书节、音乐节、亲子活动等儿童文体活动,开发适合年轻家庭的共享消费项目。围绕老年人需求,多提供一些聚会、交流、聊天、保健、养生等休闲娱乐场景,满足不同层次人群消费需求。

二是强化对夜间经济的舆论引导。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加强夜间经济舆论引导和宣传推介,引导市民夜间从家里“走出来”。制定烟台夜经济地图,向消费者及时提供夜间消费资讯服务,培育夜间消费习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促销活动,持续举办烟台市民文化节、艺术季、文化惠民消费季等大型主题节庆活动,鼓励商家运用自媒体等形式增强与消费者互动,营造浓厚的夜间经济发展氛围。

三是打造良好的夜间消费环境。加强公安、市场监管、卫生、城管等部门的联合执法,保障夜间经济、文化、生活在安全、有序、可控的状态下健康运行。完善夜间消费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回应消费者诉求,提升消费者对夜间消费市场的满意度。

二、完善夜间消费基础设施,让消费者夜间“方便玩”

一是优化夜间公共交通服务。推动公交旅游服务专线与夜间经济聚集区之间的交通对接,开通夜间经济公交专线,延长公交线路运营时间,加密线路次数,提升夜间消费的可达性。完善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枢纽区域的夜间服务标识,提高城市夜间交通服务水平。

二是加强夜间消费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夜间经济聚集区水电气供给、污水收集排放、生活垃圾清运处理、公共厕所改造提升等设施配套水平。加大夜间经济集聚区周边停车场规划建设力度,解决夜间消费集中区域堵车和停车难等问题。强化提升城市夜间美化亮化水平,完善灯光设施、夜间标识、景观小品等配套设施,做好现有夜间景观照明的提档升级。

三是打造夜间消费载体。树立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引进建设更多品牌商贸综合体,强化优质消费载体的聚集、服务功能。抓好以“一带十一片区”为代表的夜间经济聚集区建设,规划布局具有烟台特色的酒吧、餐饮、文化、健身、演艺等商业街、步行街,提升夜间经济载体功能。规划一批夜间露天摊点群,有序放开、规范管理、精细服务,打造一批条件好、特色鲜明、有一定知名度的夜市街区。

三、加快培育多样性消费业态,让消费者夜间“玩得好”

一是深化夜品美食新主题。突出“鲜美烟台”主题,擦亮“中国鲁菜之都”招牌,鼓励鲁菜餐饮企业推广夜间消费。鼓励支持品牌店家、星级酒店等高端载体实行店外经营,打造地摊经济的“升级版”。突出特色小吃平民化、便民化等特点,探索推行“日间店铺+夜间餐车”服务模式,融合文艺、民俗、风味等要素于一体,打造留给游客回味的“烟台小吃记忆”。

二是打造夜间消费“文化IP”。鼓励支持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民营专业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支持引进国内外大型优秀文娱活动,推动海港文化、胶东文化等本土文化衍生品创新,打造一批相关主题文化精品,丰富市民夜间文化生活。引进培育24小时营业书店,打造“书香烟台”夜间模式。持续举办烟台国际海岸生活节、市民文化节、文化惠民消费季等大型消夏主题活动,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品牌文化节庆活动。

三是引导夜间体育消费新风尚。积极引进重大体育赛事活动在烟举办,支持“三人制篮球赛”“五人制足球赛”等夜间流行赛事,引导体育场馆延长营业时间。增设体育健身设施和运动场地,引导发展广场健身、动感单车、热瑜伽等新兴时尚健身项目,丰富体育健身和竞赛表演市场。鼓励健身俱乐部、体育场馆丰富夜间项目,提升体育消费。

四是优化夜间购物新体验。发挥本地品牌商场、专业卖场功能,引进国内外24小时营业的品牌连锁便利店,大力开展“夜晚特卖”“限时打折”等促销酬宾活动。探索发展夜间会展模式,支持国际葡萄酒博览会、中韩商品博览会等增加夜场活动。创新“平台+夜间经济”新模式,依托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购物离境退税商店、口岸进境免税店、免税购物中心、区域性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等夜间开放,拓宽国际中高端消费品购买渠道。

五是塑造“仙境夜游”新品牌。突出岸游、海游、岛游、景区游四大“夜游烟台”品牌。岸游,以滨海路景观带为重点区域,精心策划演艺秀、夜间游船等项目,打造烟台多日游精品旅游路线。海游,依托灯光秀、音乐喷泉等景观,提

“仙境海岸夜炫芝罘湾”夜游品牌知名度。岛游,在芝罘岛、崆峒岛、养马岛等特色岛屿,积极开发夜间游岛项目。景区游,鼓励烟台山、东炮台、37°梦幻海等景区在旅游旺季延长营业时间,增加夜游承载力,扩大夜间旅游消费规模。

四、加大夜间经济扶持力度,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一是设立夜间经济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或利用现有服务业、商贸、文化、旅游、城建等方面的资金,根据部门职能职责,对延时经营、新业态培育、特色美食、设施提升改造等给予相关扶持。

二是对延长运营时间的体育、文化、交通、旅游、城管、环卫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分别由相关部门牵头,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拿出运营补贴的具体意见。

三是对商家开展有一定影响力的促消费宣传推介活动的,给予一定比例补助。

四是支持夜间消费载体的提升发展,对已培育成熟的特色街区予以奖励。将市区“一带十一片区”内的重点服务业企业纳入服务业载体培育“2211”工程,进行重点支持。

最后,感谢您对商务工作的理解、支持,对全市夜间经济发展的关心与期待,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建议。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