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烟台图书馆尼山书院从2020鼠年新春开始,向广大读者隆重推出系列传统文化课程,本期将对《诗经》组织学习交流,欢迎届时参加。
课程:中华文明典籍“六经”系列之《诗经》
时间:2020年1月16日9:00-11:00
地点:烟台图书馆二楼西会议室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6世纪)的社会生活,跨度近600年。
《诗经》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祭祀典礼、战争徭役、定都建国、燕飨欢聚、狩猎耕耘、采摘渔牧、君王贵族、将军大夫、君子淑女、农夫商贾、思妇弃妇、游子隐逸、初恋思慕、闺怨春情、幽期密会、洞房花烛、迎亲送葬、怀人悼亡、草木鱼虫、飞禽走兽、莺啼马鸣、风萧雨晦、波光山影、火山地震、祈祷祝愿、占卦圆梦等等,其信息量之大,文献价值之高,令人惊叹。可以说,《诗经》对当时社会生活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反映,这在世界古代诗歌中独一无二。
《诗经》在先秦时代称为《诗》。汉朝初年,汉文帝、汉武帝设 “五经博士”,也就是设立了《易》、《书》、《诗》、《礼》、《春秋》五位经学学官,专门负责讲授儒家学说。到西汉末年,研究五经的学者增加到十四家,后来有“五经十四博士”的称谓。他们推崇《诗》、《书》、《易》、《礼》、《春秋》,把这五部书尊为“经”,从此确立了《诗经》的名称,并沿用至今。
主讲人简介:马晓伟,烟台繁荣文化院院长,烟台太和书院山长,多年来致力于“中华经学典籍研学传承”“国学基础教育”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工作。
烟台图书馆尼山书院简介:烟台图书馆尼山书院启动于2014年,是烟台市以弘扬国学为目标的书香品牌。尼山书院原址坐落在孔子诞生地曲阜尼山之上,始建于宋庆历三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随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进,山东省文化厅决定以“尼山书院”命名我省各级图书馆的书院,以深入开发公共图书馆自身承载的历史与文化资源,增强国学氛围,强化以文化人、以人育人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