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术一:“老生”热情帮忙,提走行李不复回
行骗伎俩:骗子看准大学新生人生地不熟,在车站门口冒充新生接待员,“热情”地帮忙看管新生的行李等物品。
提醒:当陌生人对你过分热情时,应保持应有的警惕,物品切勿离身,不轻易透露自己的个人、家庭等信息,遇到学校的接待人员时,也要多留个心眼。
骗术二:“山寨老乡”不靠谱,谈笑间盗取钱物
行骗伎俩:刚入学时,新生间相互不认识,骗子正是利用这一点,装扮成学生或者老乡和新生套近乎,骗取他们的信任,并乘机盗走学生财物。
提醒:对于不请自来的陌生人,要先确认其身份,切勿轻信对方,交谈过程中要有防范意识。
骗术三:遇宿舍推销,也要防范假冒伪劣
行骗伎俩:到宿舍推销是新生经常遇到的骗局。骗子所推销的物品多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廉价文具、生活用品、手机、电脑之类。此类推销的产品多为假冒伪劣产品,一旦售出很难再联系上推销者,更不会有售后保障。
提醒:对上门推销者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不要轻信,买东西最好到学校内外的正规超市。
骗术四:骗取银行卡,个人信息遭泄露
行骗伎俩:通常学生在非正规经销商处购买电话卡后,会接到一些诈骗电话或垃圾短信。有的电话以资助新同学学费、生活费等为由,骗取学生的银行卡号及密码。还有的打电话自称是教育部或校方,以返还学费等为名,让学生提供银行卡号、密码,自己转走卡里的钱。
提醒:要到正规经销商处购买电话卡。对自己的个人信息要严格保密,不要轻易向无关人员透露,遇到不明情况及时向学校相关部门咨询或者及时报警。
骗术五:“孩子”要钱,“爹娘”也要防诈骗
行骗伎俩:“爸妈:我的钱卡丢失,速汇学费和生活费至我同学的工商银行卡上,卡号为XXXXXX。”由于子女到外地读书,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家长收到这类短信,如果一旦与子女联系不上,比如关机、手机没电等,可能就会稀里糊涂上当。其实骗子是用骚扰电话等手段促使新生手机被迫关机。
提醒:首先心态要保持平静,切忌慌乱中做出决断。家长应立即拨通子女电话,一问便见分晓。如果诈骗短信中提到“手机没钱了”,这是骗子设的计,当事人可先给子女的手机缴费,再联系,立马真相大白。一时联系不上,还可与子女的同学、朋友、领导、老师等联系,同样可避免上当。
骗术六:中介骗取中介费,家教一次就辞退
行骗伎俩:有些学生希望节假日可以勤工俭学,有个别家教中心会以50-100元中介费的要求承诺给学生提供家教机会,但可能只试教一次便被辞退,这是常见的骗人手法。
提醒:新生入学应先适应校园生活,不要急于寻找各种兼职,不要轻易相信各种招聘机构的承诺,不要随便交纳各种中介费用,遇事多向老师或学长请教。
骗术七:孩子出“车祸”,家长慌了神
行骗伎俩:骗子往往假冒“医生”、“老师”、“同学”等人物,谎称大学生发生交通事故、出现意外病情,要求家长汇款到某某医院的账号,从而向家长行骗。
提醒:大学生一定要谨记不要轻易把自己的手机借给陌生人,要把身边较为熟识的辅导员、老师或是同学的联系方式交给自己的父母,一旦遭遇骗局,方便父母核实情况。
骗术八:街头遇难处,只需“求助”数十元
行骗伎俩:骗子往往冒充一些弱势群体,以博取大学生的同情。而且骗取的金额一般不高,让人觉得就算被骗了也没什么所谓,而且这类骗子具备一定的演技,往往让人信以为真。
提醒:大学生们遇到街头求助时一定要慎重:我们对社会必须保持一颗爱心,一颗责任心,但献爱心时必须睁大自己的眼睛,不要让自己的爱心助长骗子的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