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季,考生和家长都处在神经紧绷、时刻备战的状态,只为努力踢好临门一脚。殊不知,躲在暗地“摩拳擦掌”的诈骗分子,早已为考生和家长在各环节挖好了“陷阱”。
网络谣言:“朋友捡到一个准考证,有认识的通知一下:姓名:×××,考点:一中,考场:013,座号:11,准考证号:204101311,联系,扩散,扩散,别耽误孩子高考。帮助他人手留余香!”有没有觉得这条消息很眼熟?其实,很多情况下这些联系电话多为虚假号码。警方介绍,可与此网络谣言出现频率相当的,便是每年必有的“真题泄露”。
近期,发生一起通过网络买卖“高考试题答案”的网络诈骗案。经专案组调查,犯罪嫌疑人张某鹏QQ群内发布“高考答案代理商”的信息,意图通过发布虚假信息,骗取钱财。通过此种方式,犯罪嫌疑人共诈骗作案5次,诈骗受害人2万元。
烟台网警提醒:
广大考生,应该树立正确的考试心态,高考试卷及答案在解密前属于绝密级国家秘密,出售者涉嫌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购买答案者也涉嫌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在这起案件中,嫌疑人通过虚构假答案在网上兜售的方式实施诈骗,已经涉嫌诈骗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