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伟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修改胜利(南)隧道等处限速标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车辆保有量和道路交通参与者的总体数量与日俱增,导致道路交通拥挤和事故频发,“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任务日益艰巨而繁重。而在众多的交通事故中,由于超速驾驶引起的交通事故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在市区,因隧道内超速引发的追尾事故达280余起,在下坡路段因超速导致撞隔离设施、侧翻事故达130余起,在滨海路等路况较好路段,更是屡屡发生因为超速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各县市区道路情况亦是如此。对此,社会各界给予了高度关注,为了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合理设计机动车的限制速度成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管理措施。
一、关于机动车限速的相关规定
机动车限速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话题,新建道路设计时速是依据相关部门对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的服务功能等进行等级划分,结合《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等规范中相关的条文,综合分析提出方案,再报主管部门批准确定的。我国标准规范主要从交通安全、道路交通环境、道路功能等方面,规定限速的科学取值,针对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提出机动车限速值。《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规定,在没有限速标志、标线的道路上,机动车不得超过下列最高行驶速度:(一)没有道路中心线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30公里;(二)同方向只有1条机动车道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50公里;公路为每小时70公里。
二、胜利路隧道等路段限速管理情况
(一)胜利路隧道。胜利路隧道与胜利南路分别由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设计时速为50公里/小时。隧道南侧的胜利南路为连续急弯的“S”型下坡路,车速过快极易引发车辆侧翻事故,具有较大交通安全隐患。因此,前期,为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我们将该路段限定为50公里/小时的车速。收到您的建议后,我们重新对该路段限速情况进行了现场调研,并邀请鲁东大学交通管理专家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成立了专家组,对该条道路限速值与运行速度不匹配情况进行调研论证,对部分点位自由流状态下85%车速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了可行性限速专家论证报告,经专题会议研究后,确定将该路段限速调整为60公里/小时,8月6日,已发布《关于调整胜利南路、滨海西路限速值的通告》,对社会进行了公告实施。
(二)滨海东路。滨海东路莱山段限速标准自2018年5月起已从60公里/小时调整为70公里/小时,相关限速标志也已经进行了变更,由于滨海路视野开阔、路况较好,两侧又分布多个居民区、景点,到夏季时,烟大东门第一海水浴场附近更是人群密集,过街行人较多,存在较大的交通事故隐患,因此,目前最高时速设置为70公里/小时符合实际情况,不宜继续提高。
三、 前期我市限速测速排查整改工作
为规范道路测速取证工作,预防减少道路交通事故,2018年,省厅交管局在全省范围内部署开展了道路测速突出问题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根据工作部署,2018年8月至12月期间,全市各级公安交警部门落实管理职责,细化责任清单,围绕城市道路和公路限速测速工作开展了全过程、全方位的排查整改工作,重点排查整改道路测速值过低、测速设备设置不当、限速标志缺失和遮挡污损、测速提示不到位、超速处罚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并最终确定用于执法的测速点位177处。此外,按照市政府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部署,交警支队出台了《烟台交警服务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优化营商环境十六条便民举措》,提出“在限速值低于60KM/H的道路上,对超速不超过50%的交通违法行为给予警告,不罚款、不记分”的举措,同时,为达到“限速不代表测速”、“限速是为了更好的降速”目的,针对市区限速值低于60公里/小时的道路,均设置了限速提示标志用于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确保安全。
四、下一步工作
积极与市住建部门沟通协调,明确市区相关道路的规划设计理念和设计依据,根据道路类型设定限速值。组织各地加强道路限速与超速违法行为发生情况的深入分析与研究,构建测速及测速设备排查维护长效机制;邀请规划、交通、公路等部门专家参与,针对群众多次反映,执法争议突出的点、段进行共同研判,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及时向社会进行公告,确保执法工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