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微信可以说是小学生都在用的聊天工具了。这说明了微信有庞大的用户群体。今天咱们就说说微信算命。“基因测试你适合开什么车?”“测测你未来身价是多少?”此前,各种“算命”小游戏也曾在朋友圈风靡一时。贫富、婚姻甚至生死都可以通过这些小游戏“推测”出来,令不少“拇指族”趋之若鹜,疯狂转发。这些“算命”游戏同样需要填写姓名、性别等个人隐私资料,也意味着此类游戏成为“帮凶”,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或者成为垃圾广告投放的便捷渠道。通过上传者在各类游戏中主动输入的各种私人信息,后台可以据此拼凑出完整的数据,而此时个人的手机银行和支付宝等网络工具将会首当其冲受到威胁。
这些游戏颇有“生命力”,朋友圈里几乎每隔几天就会有人分享。而一看到朋友们纷纷测试,人们很难抗拒自己的好奇心,忍不住挨个点进去,测一下图个乐。有用户坦言会在参与测试婚姻、生死等内容的“算命”游戏时输入真实姓名、性别等信息,因为“输入假名字觉得测试没意思。”受访的用户普遍认为,尽管对测试结果并不相信,但还是愿意测一下,并晒出测试结果。
其实这类微信游戏在微博、论坛等互联网平台上都出现过,主要是通过一些测性格、测命运之类的互动游戏,诱导用户在第三方网站上一步步填写个人信息。从技术方面而言,游戏的开发方完全可以通过后台软件掌握用户输入的信息,获得用户姓名、手机号码等关联数据,不法分子甚至可以通过微信接口植入病毒和木马程序,盗取用户手机中的其他个人隐私信息,在使用微信时,如果对方提出借钱、汇款、现金转账等要求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最好打电话核实。另外,不要轻信陌生人或盲目单身赴约。
烟台网警提示:
利用微信、手机银行诈骗是近来一些骗子使出的新招,很多人的手机都绑定移动支付工具,如果随意填写则很有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造成钱物损失。对于各类‘算命’工具,市民应不受好奇心驱使,慎点或者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