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让人们的投资变得方便快捷,但也会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传销活动。传销种类繁多,今天,就让烟台网警带你们看清这几类:
一、投资理财类
以高收益为诱饵的金融投资类理财项目,例如已经崩盘的钱宝网,项目年化收益率高达50%以上,其收益组成=任务收益+签到收益+推广收益+体验任务收益。其中,拉人头推广收益占了很大比例,从而吸引大量投资者蜂拥而至,涉案金额高达300亿。
二、理财游戏类
理财游戏类传销以高额收益为诱饵,通过在游戏中充值获得固定奖励,推荐更多人参与,则可以获得更多的动态收益。
已破获的“魔幻农庄”游戏传销,在短短5个月时间里,先后发展涉及重庆、四川、广东等28个省市的12万余名玩家,交易金额达4600余万元,最终全面崩盘。
比如百川币、SMI、MBI、马克币、贝塔币、暗黑币、美国富达复利理财、克拉币、石油币等等。
三、微商类
打着“微信营销”、“微商”等旗号,以微信、微商为平台,销售低质量、低成本商品甚至三无产品,通过发展微信好友成为下级,进行层级计酬。
比如全国首例微信传销案--陈志华微信传销案,所谓的“亚洲催眠大师”陈志华,宣传交59800元代理费,每天只要转发微信营销课程,拉更多人来听课,就能月入百万,108天买奔驰,6个月买房,一年开上劳斯莱斯,该案涉案人员达329人,涉案金额达461万元。
四、保健品类
以保健品、收藏品、投资等为载体的骗老陷阱:先以免费体检、产品体验、健康讲座等形式吸引老人参与,通过套近乎、亲情牌与老人拉近关系后,进行“洗脑”式推销。不仅给老人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其身心健康,进而破坏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五、慈善类
打着“精准扶贫”、“慈善互助”、“国家工程”、“民族大业”、“资本运作”等旗号,收取加盟费后承诺获取高额回报的(如年收益率高于20%),基本可以认定为传销。
善心汇以“扶贫济困、均富共生”的名目,以高收益为诱惑,发展“会员”500多万名,涉案金额数百亿。
六、商城返利类
打着“消费返利”、“消费多少返多少”、“消费增值”、“消费就是存钱”等口号的各类网上商城及线下商城,开始成为传销的新变种。
已被查处的浙江万家购物网,打着“满500返500”等幌子诱使他人消费和入会,按照资格和条件,分为普通会员、VIP会员、金牌代理、金牌代理商、区域代理商等级别,实行层级计酬,涉案人员190万,金额高达240.45亿,遍及全国31个省(市、区)的2300多个县(市)。
七、境外资金盘 虚拟币 ICO项目类
各类境外资金盘、虚拟币、ICO项目层出不穷,很多都是打着创新的幌子,许以高额回报,其中蕴含非法发行、项目不实、跨境洗钱、诈骗、传销等诸多风险,造成大量资金流向境外,严重危害国家金融安全。由于不受国内机构监管,一旦崩盘、跑路或者失联,投资者往往投诉无门,损失难以追回。
在此,烟台网警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不要被利益诱惑,谨慎面对理财投资,告诉家中老年人,没有免费的午餐,同时也提醒青年学生,进入社会应注意辨别,保持警惕和注意策略,遇到同学、朋友以介绍工作、合伙创业、介绍生意、投资理财的名义打电话或其他方式邀请前往时,应问清具体的工作,如对方把前景描绘得一片光明,但对具体的事项含糊不清,就有可能是传销,应保持警惕,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