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支付宝的某活动之后,要问现在,谁是大家最羡慕的人,这个问题还有别的答案吗?当然是支付宝在10月7日抽出的那位集全球独宠于一身的“中国锦鲤”,“信小呆”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近日瞬间刷爆了整个朋友圈,每个人都在期待着自己成为那个幸运的“信小呆”,自己能够有“锦鲤”护身。全国各地都在“跟风”推出各种“锦鲤”,参与“锦鲤”活动娱乐一下没问题,不要抱太大希望。现在中国锦鲤微博粉丝已经过百万了,在这之后“锦鲤”一词一下就火了,还曾出现“全国各地都在搞锦鲤”的热搜,“锦鲤式营销”开始进攻高校了。校友圈送万元现金、iPhone XS、戴森卷发棒、男朋友女朋友,你抱着天选之子的美梦转发这条锦鲤,等来的可能不是天降福利,当然,也别怪自己运气不好,有时是因为无孔不入的营销号善于伪装。比如新闻提到的高校锦鲤营销,山寨的营销号,借着“武大校友圈”之类容易弄混的名字,李鬼扮李逵,伪装成高校校友官方平台,收割了好多不明真相的学生,讽刺的是,在你不加识别地分享转发,指望动动手指就能天上掉馅饼时,这些营销者比你要勤奋得多,蹭热点的能力可谓一流。“锦鲤式营销”火起来后,他们没有坐等免费午餐,而是瞄准无限商机,赶时效赶工期,忙不迭注册了十多个校友圈,川大校友圈、复旦校友圈等,铺开产业大网,坐等鱼儿上钩。相信锦鲤,还是相信努力,营销号拎得门儿清。做做天降福利的美梦,未必是多么不耻的事。不过,以为转发无伤大雅,那就错了。下面小编给大家讲解一下这里面的套路:
第一、大多数微信上的“锦鲤抽奖”活动,参与方式都是点击公众号提供的链接,然后填写一些个人信息比如微信、手机号码、截图等,这意味着只要参与了活动就有个人信息泄露的危险。
第二、转发前要先看清发布抽奖的账号,并且查看它以前发的内容,当心抽奖不实,只是别人用来吸粉的手段,最严重的是,在链接中植入病毒,盗取财产;或者伪造中奖信息。
第三、倘若中奖了,领奖时注意不要泄露自己的重要信息,如果抽奖方要求领奖前先缴纳一定的“手续费”,警惕落入骗局。
烟台网警提示:
参与“锦鲤”活动娱乐一下没问题,但也不要抱太大希望,想要致富,还是放下手机去学习/工作吧!所以只要涉及到钱,冷静面对,多留个心眼,不妨多咨询别人,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任骗子花样百出,不贪不信,脚踏实地。人人都提防,想骗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