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玲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鼓励发展烟台美食文化兴建海鲜美食街”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十三五”以来,烟台餐饮业适应新常态,以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和大众化为重点,大力推进餐饮业与旅游、会展、假日和食品加工相结合,积极发展餐饮连锁等新型经营业态,加快餐饮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步伐,不断提高餐饮业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实现由传统餐饮业向现代餐饮业的转变。涌现出截止2017年底,全市共有餐饮网点3.1万个,从业人员20.5万人;2017年实现零售额253.68亿元,比2016年增长13.8%,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9%。
做大做强烟台鲁菜餐饮品牌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相关部门多、时间跨度长、门槛标准高,需要政府、部门、协会组织等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同为之。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建成特色明显、经营管理水平先进、综合竞争力较强、质量效益显著提升的现代鲁菜产业体系,实现三个“提升”。
1.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科学管理,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建立“学校、培训机构、企业”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实现餐饮业每年新增从业人口5000人以上。
2.质量品牌显著提升。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鲁菜知名度和美誉度。继续推进鲁菜标准制订,实现鲁菜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初步建立菜品质量、服务质量追溯体系,实现品种、品质、品牌“三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重点打造20条美食街区、10家商超美食广场,重点培育50家龙头鲁菜企业,其中销售过亿的企业10家,过5亿企业2家,评选出30家老字号鲁菜企业,打造一批鲁菜名师、名店、名菜、名点,做强一批跨区域、全国性品牌餐饮连锁企业。
3.经营效益显著提升。推动发鲁菜产业化经营,提升鲁菜产业价值,保持餐饮业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全市重点建设200家鲁菜馆(鲁菜示范店)和300家主题文化酒店,各类餐饮经营主体达32000个以上。到2020年,全市餐饮业总收入突破405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0%。
下一步,市商务局将会同相关部门针对提案中所提的三条对策建议,逐一研究论证、逐条谋划落实,巧借深入实施 “一带一路”倡议、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等重大利好“外力”,发挥环渤海地区重要港口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优势,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先进制造业名城,建设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新高地。加强统筹规划,明确餐饮业发展定位和方向,打造若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旧动能转换合力,做大做强烟台鲁菜品牌。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加强餐饮网点规划。按照“集聚化、多样化、品牌化、特色化、规范化、便民化”的总体要求,将餐饮发展一并纳入商贸流通发展规划, 坚持与城乡经济发展相衔接,与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相适应,与相关产业发展相协调,与城乡历史文化景观、民俗文化景观、农业生态景观相结合,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做好餐饮网点规划布局工作。优化餐饮发展结构。重点打造“上夼美食街”、大悦城、万达、新世纪百货“商超美食城”,培育好滨海路“海岸美食带”。鼓励支持县市区、旅游景区建设一批整洁美观、特色突出的小吃街区,形成风格鲜明、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餐饮体系。
二是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从区域资源禀赋出发,以“一地一亮点、一区一特色”为主要模式,推进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经营,促进品种布局与种植、养殖、商贸流通等环节相衔接,加速构建特色化产业集群和产品区域,引导带动餐饮业集聚发展。
三是加快美食街区建设。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统一布局、创新发展”的原则,采取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加快特色美食街区建设改造。特色美食街区运行初期,烟台市和各县市区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予以扶持。特色街区应以特色餐饮、小吃为主,突出当地饮食文化特色。十三五期间,烟台市将重点打造芝罘区上夼西路美食街、芝罘岛渔家风情街、福山区青龙山小镇、莱山区雨岱山渔人码头风情街、高新区海兴路海鲜美食街、蓬莱悦动港湾美食街、莱阳大寺街美食街等18条美食街区。
在此,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商务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并恳请您对全市商务工作继续予以帮助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