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260598N/2018-26033 成文日期: 2018-11-23
发布机构: 市商务局 组配分类: 经济建设

第132054号:关于烟台市电子商务产业的分析及发展的提案的答复

日期:2018-11-23      来源: 商务局

字号:


唐振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烟台市电子商务产业的分析及发展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市商务局通过政策指引、制度保障、服务体系搭建、人才培训和孵化等一系列工作措施,深度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2017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3650亿元,增长32.6%,网络零售额746.5亿元,增长42%。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24.84亿美元,增长28.3%。全市农产品网上零售额达到43.7亿元,同比增长42.4%,规模居全省第一位。福山区获评省电子商务示范县,我市共计有4个县市区获此荣誉,总数位居全省第二位。我市电子商务发展体量位居全省前列,增速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一)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助力农产品上行。继莱阳、栖霞、福山之后,海阳、蓬莱、招远也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展“千县万村”工程,总数位居全省第二位(菏泽第一),京东在全市9个县市区完成了京东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建设,共计招募建设“京东帮服务店”314个。今年,全市农村电商企业、服务机构加快借助各大网络平台推动农产品上行,相继开通了京东、苏宁易购的“特色烟台馆”和栖霞、蓬莱、长岛等县级地方馆,组织开展了“阿里年货节”、“村淘春耕节”、“京东·樱桃节”、“聚划算·聚樱汇”、“淘宝·烟台海参节”和“栖霞苹果网货节”等活动,较好的推动我市农产品网上营销。2017年,我市大樱桃网上销售额实现5.7亿元,同比增长44.3%,苹果网络销售22.4亿元,增长38.4%。我市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连续多年增幅超过40%,去年,占全省农产品销售额的21.6%,居全省第一。

(二)培育电商企业,壮大线上产业集群。我市电商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积极转型、勇于开拓,积极抢占市场高地。山东捷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舒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先后获批国家级电商示范企业。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栖霞王小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烟台拓森服装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先后获批省级示范企业。烟台喜旺肉类食品有限公司、烟台拓森服装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被评为山东省“互联网+品牌”创建企业。芝罘区、莱山区、高新区通过建设电子商务孵化器,引导培育一大批创新创业型小微电商企业,并从中成长出兄弟海味、赛特赛斯、牛顿果园等新星创业团队。目前,全市各类电子商务企业累计超过4.2万家,同比增长18.2%。全市商户在阿里巴巴、淘宝/天猫、京东商城、一号店等电商平台注册6.77万户,占全省10.8%。         

(三)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正式启动。2016年11月,省政府正式批复我市开展省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2017年2月,市政府下发《山东(烟台)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烟政办字﹝2017﹞24号)。烟台综试区以构建 “两平台、六体系、五项机制”为中心,着力在通关便利化、信息共享制度化和标准国际化等方面寻求突破。9月份,我市确定首批市电商产业园、空港物流园、保税港区跨境电商产业园、保税港西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等4个跨境电商综试区线下综合园区,目前,综合园区入驻跨境电商企业和服务企业437家。

(四)产业聚集初步形成。烟台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二期工程进展顺利,占地6万平方米外贸大厦、跨境O2O体验中心和园区大学等项目交付使用。三站建设的跨境电商采购中心总建筑面积达2.7万平方米,目前,已招引了多家韩资跨境电商企业入驻。高新区“蓝色智谷·互联网+综合体”项目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1亿元,内设跨境电商区、传统企业电商转型区和“微贸”总部,将打造业态丰富的“互联网+”产业园区。莱山区、福山区、招远市、莱阳市、栖霞市等县市正在加紧建设与当地产业相适应的电商园区,我市将构建起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辐射带动力强的电商园区群体。

(五)电商人才队伍建设初显成效。我们主动与组织部等部门开展联合培训,以县市区分管领导、商务主管部门和乡镇负责人为对象,组织全市首次“县域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研修班”,通过学习提升了各层级领导干部的电商意识;积极推动大专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烟台职业学院、烟台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与阿里巴巴签署合作培养跨境电商人才协议;栖霞、招远、莱阳等地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的应用培训。2017年,全市已累计培训各类电商人才万余人次,其中电商专业培训3850人次。

虽然我市电子商务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电子商务人才依然缺乏。电子商务建设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有其特殊性,需要一大批既精通网络技术、又熟悉经济运行规律的复合型人才。受地理环境和人才环境的影响,我市电商产业相关人才十分缺乏,特别是在农村,许多农民对通过互联网“做买卖”抱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缺乏人员指导、技术支撑而得不到具体实施。电商人才缺口与产业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已形成,并且很难通过单一的“人才引进”和普及性电商培训来解决。

二是产品电子商务价值未有效利用。我市的烟台苹果、莱阳梨、福山大樱桃、酿酒葡萄等均是享誉海内外的产品品牌,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而我市从事农产品电商的企业较少,专业水准不高,阻碍了农特产品进一步打开销售渠道。我市的农业合作社在生产和销售上大多还处于分散经营的状况,特别是在种植规范化、质量标准化和产品品牌化建设上相对滞后, 难以达到农产品与电商产业链的整合要求,制约了农产品网上流通的发展。

三是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我市地处山东物流运输的末梢,快递物流运输时间长、费用高。多数物流企业服务范围只覆盖到乡镇一级,农村地区的物流盲区和成本过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城乡电商的发展。

针对您在提案中提到的加强人才培养、加强电商服务等建议,我们认真研究分析,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实际进行采纳,下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全市电子商务工作提档升级。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和完善工作机制。针对电子商务牵扯内容多,涉及部门广的实际情况,加快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明确分工,构建健康的电子商务制度运行的生态系统。年内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加大对农村电子商务项目的指导、扶持,在基础较好的地方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培育一批优势农产品和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是提升传统地域品牌影响力。围绕我市苹果、大樱桃、莱阳梨、水产品等传统特色优势农产品,以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电商品牌为目标,推动张裕、鲁花、喜旺、舒朗、欣和等知名企业建设网上官方旗舰店,推出适合网络销售的新品,开展针对网络消费者特点的营销宣传。推动栖霞苹果、福山大樱桃、招远黄金、莱阳梨等地集中宣传推广区域公用品牌。组织全市农产品上行专项研修班和现场会,开展特色网货运营的创业大赛活动,建立全市农村电商专家组,对我市农产品网销的标准设立、品牌建设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

三是深入推进服务体系建设。以建设生态服务中心、文化公益中心、创业孵化中心为目标完善县域电商服务中心的功能,在村镇站点引入健康、文化、旅游和金融等各项服务项目,加大力度培育县域电商服务机构,引入优秀服务商在县市区设立分支机构,培育当地网商开展网络营销服务,带动地方特色产品全面“触网”。推动县域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推动基础较好的县市区建设县域电商物流集散中心和物流配送信息服务平台,按照“平台、标准、仓储、数据、配送”五统一的模式试点开展县域共同配送。

四是全面推进综试区建设。完善市级跨境电商综试区领导机制,扩充、完善市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积极申报与秘鲁合作开展“网上丝绸之路”项目建设。围绕俄罗斯、东欧、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发挥我市在机械制造和服装纺织等领域的优势,建设以海外仓为节点的市场营销和服务网络。

五是持续夯实电商人才基础。整合各方面经费和资源,开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电商培训。支持高校和培训机构开展跨境电商培训,开设跨境电商专业教育;组织“大学生村官”、“村两委”、“职业农民”等一线人员的轮训;推动大专院校开设电商专业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鼓励企业开展电商内训和行业联合培训;鼓励行业协会和培训机构开展电商技术、营销等专业培训。

在此,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商务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并恳请您对全市商务工作继续予以帮助和指导。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