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很辛苦,保护视力最重要,家长着急找康复,小心不升反下降

日期:2018-10-19 17:36    来源:烟台网警巡查执法

字号:

孩子上学很辛苦,保护视力最重要,家长着急找康复,小心不升反下降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成为困扰儿童青少年、家庭、学校、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孩子近视后,家长普遍不想让孩子马上戴眼镜,于是,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尝试各种所谓的视力康复“治疗”。有推销「不打针、不吃药、无痛苦」,轻松恢复视力疗法的,还有许多家长都带着孩子参加过这类机构的线下训练,并反馈「效果不错,不戴眼睛视力也提高了,这些所谓的视力康复“治疗”可信不可信?真有这样的好事?针灸、按摩、仪器、特效眼镜,五花八门的视力康复产品和服务,似乎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多“摘掉眼镜”的可能。然而,实际效果如何呢?很多人都知道,通过激光手术治疗近视,已经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治疗手段。但是对于中小学家长来说,一方面这一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大多数家长不敢让孩子轻易尝试:另一方面,通过激光治疗近视,需要治疗以后大幅度降低用眼的时间,这对于正处在学习阶段的孩子,也不太现实。所以,家长们都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既不用动手术,没有风险,同时还能够有效恢复视力的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理性的家长只能选择放弃。而部分抱着“试试看”态度的家长,最后也往往以失望收场,有些甚至因为让孩子接受了不科学的治疗方法而导致眼睛近视程度加重,后悔莫及。请各位家长跟随小编了解一下这些所谓的“视力康复机构”的一些猫腻:

一、把灯箱的灯源调暗一点,反射镜放远一点,或者换一个印刷对比度较差的视力表,缩短每个字的辨认时间,都能够使得测出的视力水平变差。即眼睛需要看清楚近处物体的时候,会自动调节成一个「近视的状态」,很多类似的细节可以引起或大或小的度数偏差。只要第一次测深了,以后度数「变浅」也自然就是机构的「功劳」了。

二、首先,「配镜度数」并不一定就是「准确度数」。如果患者试戴时不适应这样的度数,或者根据患者病情考虑需要加减,医生会进行调整,得出最后的度数,这个叫「配镜处方」。此外,配镜处方包括球镜、柱镜和柱镜轴位多种参数,普通人并不熟悉。

三、许多患者训练后视力「变好」了,但近视度数比原来还高。慢慢地,近视加深到一定程度,超过了大脑能容忍的范围,就再也看不清了,视力就会断崖式下降。

温馨提示:

所谓视力康复治疗短时间内提高视力都只是在检测手段上玩猫腻或是通过各类放松眼睛的方法暂时性的提高了分辨视力表的能力,这些都不意味着对视力恢复产生了真正的疗效,近视有真性和假性之分,治疗前应该到有专业资质的医院进行系统检查,找到引发近视的原因,对症下药,所谓按摩、护眼产品治近视,均存在夸大宣传之嫌,不可以盲目轻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