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读《王阳明知行合一》有感 | |
| |
本人慵懒,常借口繁杂事情缠身,无暇读书,于是心安理得做懒人,故因懒于学习而“知”的匮乏,因懒于思考而“行”的“艰难”,常常“绕弯”或“碰壁”。前段时间,受良师指点,读《王阳明知行合一》一书,始知“知行合一”,遂有几点肤浅体会。 王阳明曾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在我自己身上,就存在很多“知”与“行”不合一的情况。结合自身,大概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自身能力或准备不足,明知道应该去解决某个问题,完成某件事情,可是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或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虽然采取了行动,但没有什么进展,面对问题没办法解决;另一方面是思想上的懒惰,具有相应能力和做好某件事情的意愿,可是思想上怠慢,不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想着能马马虎虎简单处理,仅把事情做完,远远达不到好的标准。 知与行是不可分割的,要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能够静下心来,“诚意格物”,摒弃自己的“私心杂念”,主动思考,认真体悟。同时,还要多在“事上磨炼”,做到“知行合一”。王阳明指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为知。”他认为,人在道德修养上要多多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实践,倘若只是空想,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乱了,不去努力实践,那平时所想的功夫,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在日常生活中,应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自觉克制私欲,以免危害自身的道德修养。要自觉检讨,坚决改正,只要这种“省察”工作时常、及时地进行,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现实里,人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过错,关键是能够勇于改过从善。悔悟是去病之药,然而,光悔悟还是不够的,倘若只是悔而不悟,或悔而不改,则没有做到知行合一。因此,改之为贵,只要能改正自己的过错,仍然可以取信于人。 在工作当中,更要谨慎细致,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工作上的任务先理清思路,想好要怎么做,把具体的计划和要注意的事情想清楚,想细致,但仅限于思考则远远不够,还得真正的在行动上体现出来。知而不行,则无法验证所知,所知则非真知。而不知而行,则是盲目行事,自然不会得到好的结果。 对“知行合一”尚远达不到“知”的程度,唯有继续体悟,在“行”中寻找更深的“知”,进而力争达到“行”之有效、“行”之有益、“行”之有成,使自己的“知”与“行”真正合一。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