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旧时老烟台春节习俗多 初一·拜年 初五·祀财神 | ||
|
||
【腊月廿三·送灶王】 腊月廿三这天主要活动为祀灶,祀灶是在晚上进行。烟台地面家家都会请一张灶神画贴在正屋东面锅灶墙上,两旁有一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对联,横批“一家之主”。祭灶时,摆上糖瓜、果品和一碗面汤,烧香叩头,然后把上一年灶神揭下烧掉,这就是送灶王爷上天了。 【除夕·全家团聚】 除夕这天,烟台民间家家做供品。供品有鸡(吉祥)、鱼(年年有余)、圣虫(粮食过剩)、团圆饼(阖家团圆),然后则是高潮:鸣放鞭炮。请神时鸣放一挂,傍晚煮饺子再燃放一挂,开始祭祖;到除夕零点时,开始大放。吃过饺子后,按习俗开始守岁。守岁即在除夕晚上,全家团聚(三世或四世同堂),终夕不眠。旧时守岁一般为通宵达旦,一直到黎明。午夜时,还要吃年夜饭。 老烟台的除夕饺子讲究很多,除夕包饺子叫做“吃去年的陈粮,挣新年的钱财”。饺子包好后,要放上桃枝,叫做驱邪避恶。饺子里包上红枣、花生米、铜钱,象征着鸿运当头、长命百岁、四季发财。 【初一·拜年】 春节拜年的习俗由来已久,至今不衰。初一,首先进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之间互相拜年;尔后进行互拜,就是给没出五服的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旧时拜年要磕头。商界拜年,除了问好外,还要相互道恭喜发财,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 初二时,日落之时要送年,送年时要摆供品,焚香烧纸,鸣放鞭炮。 初三下午“送百神”,又称“圆年”。平常人家把除夕请出的先神神位祭拜后送回原处。商家供的财神牌位要祭拜到初五。 【初五·祀财神】 初五,称破五,亦称“五马日”。古时破五日,以家族为单位举行送家堂的仪式。天还未亮,人们煮饺子,上供烧纸,叩头。烟台大户人家,破五谷,便可以动土,在院子里扎起秋千架,可以荡秋千了。商家则认为初五日是财神生日,商家在这天开门、开市。人们鸣放鞭炮,祭祀财神,包象征元宝的水饺,企望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吃水饺的时候要故意破几个,掌柜高声喊:“伙计,元宝挣了没有?”伙计则答道:“挣了!”以此来图个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