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踏入法庭,她才 21岁,而今她的工龄已经22年了。从自行车、摩托车到吉普车、轿车,脚下的交通工具不断变化 ,不变的是她对工作的执著追求,她将女性的柔情和法律的公正完美结合,成了法庭上怒放的一朵玫瑰。她连续三年个人结案数量在400件以上。2008年,她以审结各类民事案件416件居全院法官之首,是公认的快手能手,对此她却很平淡,她说数字并不能代表什么,关键是把工作做好。每天结案两个以上,每月利用周末打印8万多字的法律文书,全年无一超审限案件,无一错案,这些数字无一不证明了她把工作做好了。她就是烟台市芝罘区法院毓璜顶社区审判庭审判员隋文华,2009年,她被山东省高院授予“全省法院办案能手”的荣誉称号。
人物感言 1
“双方当事人满意离开的时候心情最高兴;当事人离开的时候不满意,心情最糟糕。”
8月9日,在烟台市芝罘区毓璜顶法庭,记者见到了隋文华,她穿着一件紫色带花的连衣裙,人显得很精神,说话的时候浅浅地笑着,让人感到一种亲切。当天是周末,隋文华将记者领进了法庭,转身将铁门拉上。她对记者说,周末这里不上班,她是来整理案卷和撰写法律文书的,平日整天忙着上庭,有些文书必须趁周末赶快弄出来。据了解,隋文华的大部分周末都是这样度过的。记者简单地算了一下,一般案件的法律文书要五六页,复杂的案件要在10页以上,按每页500字计算,一个月她至少要打10万字的法律文书。年纪轻轻的她累出了颈椎病,虽然做了手术,但颈椎的疼痛还是折磨着她。她的办公室里没有空调,因为再热的天她也不敢开空调,怕颈椎病发作。
隋文华告诉记者,她喜欢这份工作,因为她认为自己能真正帮助别人,在法庭的20多年,每次看见当事人双方满意地离开,她都会觉得由衷的开心。
人物感言 2
“法官就是代表公平正义,民事法官的威严绝不是高高在上,不能亲近的,有时候一句温暖关心的话就会改变一个案子。”
今年,隋文华接了一个案子,当事人原是一对夫妻,举行婚礼一个月后,女方出国打工,三年后女方一回国就提出离婚,男的死活不同意,要求返还当时的彩礼,而女方称钱都花光了。两人在法庭上闹僵了。隋文华了解到,其实男方不是为了钱,而是认为自己苦等了三年,回来就是冷冰冰的一句分手,感情上接受不了。隋文华从男方的角度考虑,劝男方要为自己将来的生活着想。后来女方给男方一千元作为补偿,两人顺利离了婚。
隋文华告诉记者,民事案件有时没有明确的是非过错,光凭法律条文进行强制性的规范很容易引发当事人的逆反心理,必须让他们说出心里话。只要你真心为当事人考虑,他们就会很尊重判决。民事法官不能只靠法律的威严,更需要法官付出关心和耐心。隋文华说,她判案更注重倾听双方当事人的陈述,然后针对有分歧、有矛盾的地方重点调查了解。隋文华笑说,这是在抓主要矛盾。
人物感言 3
“办案不光要和风细雨,更要刚柔并济,要保护每一个来法庭的当事人。”
隋文华是有名的铁娘子。今年5月的一天,隋文华在审理一起离婚案件时,双方当事人因财产分割互不相让。女方找来一伙社会青年开着面包车堵在法庭门口,准备教训男方。男方发现后,吓得不敢出法庭。隋文华得知这一情况后,她一面让司机用警车把男方送走,一面站在车头堵着面包车不让走。十分钟后,见送男方的警车回来了,隋文华才让开身。
据隋文华说,这样的事情经常碰到,有时候当事人不够冷静,下了庭叫来了一些人想出气,这个时候法官就必须要站出来保护另一方当事人,不能让当事人在法庭门口挨了打。隋文华说,事后她也会有点害怕,可是当时根本就不容她考虑,一股强烈的责任感要求她必须这样做,因为她代表的是法律的公正,不可能让这神圣的公正被亵渎。
人物感言 4
“有时候也很辛酸,没时间陪孩子,没空跟家人好好吃个饭。”
隋文华的老公经常出差,她每天都在法庭忙活,儿子中午只能在学校小饭桌吃饭,晚上隋文华常常是急匆匆做好饭随便吃几口,然后又回到办公室,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机会非常少。这是隋文华最内疚的地方。其实她也很对不起自己,不逛街、不购物、不出去游玩,周五的晚上,听听音乐、做做面膜,这对她来说是难得的奢侈。对于获得的荣誉,隋文华表现得很平静,她说不觉得自己有多突出,每次提到工作,她总说同事们都是这样做的。对于自己那些让人称道的工作数量,隋文华说,工作就要尽到责任,不愧良心,数字不是目的,目的是做好工作,重要的是让当事人满意,而不是数字上的满意。
更多的玫瑰怒放着
烟台市芝罘区法院院长毕崇江说:“芝罘区法院共有67名女法官法警。她们中有一大批像隋文华这样杰出的人物,以她们的睿智、刚性、冷静与女性特有的细致、耐心、热情,入情入理地制止纷争,践行着办铁案、办精品案、办和谐案的司法理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起新时代人民可信赖的法官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