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县市区动态 > 芝罘区
芝罘区加快旧村改造步伐,只楚规划三个安置区
发布日期:2011-05-09 00:00:00 信息来源:胶东在线

    芝罘区为加快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步伐,全力实施城中村改造,并提出了三年改造任务,两年完成的口号。


  2010年3月,芝罘区只楚区片安置工程正式启动,打响了芝罘区大手笔实施,全力加快旧村改造步伐的第一炮。该工程涉及只楚、宫家岛、芝水、孙家、东南哨、北上坊、南上坊、西牟、沙埠、东玉、西玉和北皂等12个居民区旧居改造,总户数12729户,总人口31587人。主要规划三个集中安置区,项目总占地4.6万亩,可开发面积逾1000万平方米,“建设”和“拆迁”两条主线同时开展,预计到2013年完工。
 
  根据“连片开发”和“居民区集中统筹安置”的原则,芝罘区针对只楚区片大部分旧居集中分布在红旗南路西侧的狭长地带,无法在原居住区周边形成一个天然的集中安置区的实际情况,该区统筹辖区全盘土地利用情况,在只楚区片旧居改造中打破原旧居界限,实行撤居并点,集中安置旧居改造后的居民。


  根据集中安置点规划,在只楚片区,主要规划了三个集中安置区。


  夹河东岸商住区:将芝水、东南哨、北上坊旧居搬迁于此,与原已形成的锦绣新城区片和已经规划的康和新城等相接,在此可以形成西至红旗南路,北至红旗西路,东至山体,约2平方公里,预计将来总人口可达到约10万人的超大规模居住社区。


  西牟安置小区:将港城西大街南侧的东玉、西玉整体搬迁到现在西牟安置点的东侧,与北侧红旗南路西侧的南上坊安置点一起,形成红旗西路南端,港城西大街路北,总人口数超过1万人的大规模居住区。


  红旗西路北侧集中居住区:将孙家旧居整体安置到红旗西路西出口黄金顶隧道北侧,与西侧的华乐家园及只楚居民区旧居改造一起,形成红旗西路北侧的集中居住区。


  西牟、东玉、西玉和南上坊集中安置区,总占地面积约92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米,总投资约18亿元。其中,西牟安置小区——天赐椿城项目,占地面积249亩,规划建筑面积26.66万平米,总投资约5亿元。其中住宅17.5万平方米,公建2万平方米;地下7万平方米。共有6栋10层、14栋11层、5栋17层、2栋22层、2栋24层,共29栋高层及小高层住宅。2009年6月下旬清障结束;8月上旬,地质勘探和详规设计也已结束。去年底,积极筹备了开工前的准备工作,2台500KV的临时变压器已成功安装对接;11月30日,完成了8栋住宅楼8.1万平方米的招投标。安置点建成后,可提供安置住房约1800套,基本可以满足居民安置的需要。


  芝罘区计划今年启动沙埠、西牟、南上坊和芝水居民区安置工程共约40万平米及孙家、东南哨、北上坊安置工程和北皂大龄青年楼;2011年,启动东玉、西玉安置工程,同时完成只楚、宫家岛以及沙埠、西牟、南上坊、芝水旧居改造,北皂大龄青年楼完工;2012年,完成孙家、东南哨、北上坊、东玉、西玉旧居改造;2013年,完成只楚区片改造全部工作。


  与此同时,在安置点中芝罘区还规划了部分商业网点,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和统筹解决居民的养老和医疗问题,彻底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