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教发〔2021〕44号《烟台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解读

日期:2021-05-20      来源: 市教育局

字号:

日前,烟台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现将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文件出台的背景和政策依据

近年来,全市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在践行实践育人、劳动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还存在着认识不足、站位不高、工作落实不到位、机制保障不充分等问题,部分学生存在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尊重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综合育人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发〔2020〕7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材〔2020〕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意见。

二、文件出台的目的与意义

制定本意见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求各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从劳动教育课时保障、师资队伍、基地资源、课程评价、制度建设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改变劳动教育虚化、弱化、边缘化乃至缺位的问题,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努力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特色鲜明的劳动教育实施模式,促进全市“五育并举”教育生态的健康发展。

三、文件强调的关键环节与各项要求

1.在课程设置上,文件提出在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实施“1+X”课时制度,在落实好学校每周1课时必修课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家务劳动和课外校外劳动,每周课外校外劳动和家庭劳动的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一般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

2.在教育内容上,文件强调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小学低年级(1-2年级)要重点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中高年级(3-5年级)要重点围绕劳动习惯养成,初中阶段要重点围绕增加劳动知识、劳动技能,普通高中要重点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中等职业学校重点是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各学校要对劳动教育内容进行总体规划、整体设计,做到“一校一案”。

3.在师资队伍上,文件要求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各学校配备1名以上专任教师,其他兼职教师也要配备到位。各区市要配备1名以上中小学劳动教育专兼职教研员。同时各类教师培训要增加劳动教育内容,把专兼职教师参与劳动教育活动情况计入课时量,取得的业绩作为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评优树先等方面的重要参考。

4.在基地建设上,文件指出要通过自建、共建和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等方式,加快劳动实践教育场所建设。各区市综合实践学校要承担起劳动教育示范基地职能,建好配齐劳动教育功能区,打造区域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高地,同时要有效利用各级各类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研学实践基地等。文件强调每所学校至少要有一处校外挂牌基地。

5.在家校共育上,文件强调密切家校合作,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观念,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要求家长要鼓励孩子每年学会一至两项生活技能,逐步掌握刷碗、拖地、洗衣服、做饭、炒菜等家务劳动能。学校和家委会可联合组织开展学生家务劳动技能展示评价活动。

6.在课程评价上,文件提出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小学、初中实行等级评价,高中实行学分评价。将中小学生劳动过程与劳动素养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文件要求2021年秋季开始为每位中小学生建立劳动教育成长档案,要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四、文件明确了劳动教育的条件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文件要求各区市把劳动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解决学校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明确和落实劳动教育主体责任,切实履行好组织者、推动者、执行者的职责。要强化试点培育,五年内力争在全市范围内培育3-6个市级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区、20所市级中小学劳动教育领航学校和100所市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

2.确保经费投入。文件要求各区市要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学校可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

3.抓好安全保障。文件提出要建立健全劳动教育安全风险管控机制,完善劳动实践活动安全管理制度、风险防控预案和应急与事故处置方案。要强化风险意识,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保障师生劳动安全。探索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

4.搞好宣传引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加强劳动教育科学研究,宣传推广劳动教育典型经验。积极宣传推广劳动教育典型案例,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5.落实督导考核。把劳动教育纳入区市教育重点考核内容,纳入文明校园评选内容。开展劳动教育质量监测,把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区域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对被督导部门和学校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依据。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