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市重点任务公开承诺事项全年推进情况

日期:2021-01-01      来源: 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

序号

承诺事项

工作进展和取得成效

完成情况

责任单位

1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是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研究制定《关于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的意见(试行)》,建立7项机制22条措施,为政治监督划出路径、提供抓手。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耕地保护和违建别墅整治、安全生产领域责任落实和监管等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1813个,查处违反政治纪律问题37人。围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监督检查344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38个,党纪政务处分9人。

二是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综合运用述责述廉、约谈党组织书记、开展专项治理等方式,推动四责协同、一体落实。协助市委开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检查考核,与区市和部门51名“一把手”开展座谈,面对面提醒压责。在烟台银行、烟台交运集团试点开展述责述廉,压实市属企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严问责倒逼真尽责,共实施党内问责575起,问责党组织30个、问责党员领导干部597人。

三是加大审查调查工作力度。先后严肃查办了烟台银行原行长石学东、市再担保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黄晓明、市文联原主席孙光辉、市贸促会原会长孙建民等一批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发挥强烈震慑作用。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051件、处分4157人。采取留置措施37人;移送司法64人,同比增长30.6%。

已完成并长期坚持

市纪委监委机关

2

提高“双招双引”实效,力争实际使用外资20亿美元,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400亿元,新引进“三类”500强投资项目80个,新增各类高层次人才6000名以上。

2020年,全市新增高层次人才7066人,同比增长7.6%,超额完成任务目标。1-11月,全市实际使用外资19.9亿美元,预计全年实际使用外资22.3亿美元,超额完成2.3亿美元。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555.9亿元,提前一个月完成1400亿元的年度目标,预计全年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700亿元,超额完成300亿元。新引进三类500强项目117个,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全年任务37个。

已完成

市委组织部、市商务局

3

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基本消除年集体收入3万元以下的扶贫工作重点村。

今年以来,统筹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66亿元,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全市3.6万户、5.6万名贫困人口吃穿“两不愁”持续巩固,2020年人均纯收入10181元,同比增长18.6%;教育、住房、医疗“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核心指标稳步提升。536个省、市扶贫工作重点村产业扶贫、通水通路等经济社会事项广泛开展,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村均10万元,最高72.8万元。省评估验收组给予“烟台市脱贫攻坚总体情况好,高质量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高度评价。

已完成

市扶贫办

4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流程再造,全面推行“一窗办”“一链办”“一网办”“容缺办”,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构建“1+3+5+N”的工作体系,着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群众获得感强”的一流营商环境。一是规范设置,一窗办。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设置综合受理专区、自助服务区以及统一出证等服务窗口。组织编制零基础模板,优化“一窗受理”流程及工作标准,指导窗口工作人员进行无差别受理。对各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整合,优化展示排队取号信息,完善一窗受理功能,新建统一出证系统模块,为实现全程网办提供有力系统支撑。二是重塑流程,一链办。聚焦涉企审批、为民服务、城市管理、项目落地、自贸试验区五大领域,围绕群众眼里的“一件事”实施流程再造,从“单件事”向“整件事”迭代,推出“承诺即准”等9项创新举措,集中开展“取消一批、替代一批、查证一批、承诺一批”的减证便民行动,打造“一件事一条链”主题再造事项75项,顺利完成省级“一链办理”改革试点工作,实现了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办事环节、提交材料、办理时限均压减50%以上。三是数聚赋能,一网办。开展“数聚赋能”攻坚专项行动,归集190多类、12亿多条政务数据,实现了数据“大汇聚”“全打通”。整合565个业务系统,实现了市县两级政务云服务全覆盖、一体化。上线运行“烟台一手通”APP,将“烟台一手通”客户端建成全市政务服务移动应用“总门户”。目前,APP实名注册用户达到200万,推出高频应用事项772个。不断优化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推动从网上咨询、网上申报、网上反馈等“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大力推广“不见面审批”。目前,市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以上,全程网办率达93%以上,“一网通办”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四是动态调整,容缺办。结合政务服务事项取消、承接、下放、划转等动态调整情况,重新梳理“容缺受理”事项清单及工作制度、格式文本等。印发《烟台市政务服务事项“容缺受理”事项清单》,对可容缺受理的申请材料,及时将政务服务系统“材料目录”中“材料必要性”要素改为“容缺后补”,确保线上线下要求统一、无缝衔接。

已完成

市政府

办公室

5

推进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争创全国首个海洋类国家公园,扎实做好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渔业、生态旅游等18项重点工程。

2020年,长岛综合试验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市决策部署,围绕支持长岛海洋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的意见、规划等,全面推进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2020年12月国家公园管理局办公室正式复函省政府办公厅,将共同组建“黄河口长岛国家公园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及专家委员会,并拟将长岛国家公园纳入“十四五”期间优先设立的国家公园名单。同时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渔业、生态旅游等18项重点工程顺利完工,长岛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持续发展质量明显提高,保障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民生福祉得到不断提升。

已完成

长岛综合试验区

6

推进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建设,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首创经验,新引进外资企业160家以上、新增外贸企业800家以上、注册市场主体7000家以上。

一年来,建立作例会制度,累计下放市级行政权力、公共服务事项760多项,组建自贸区研究院,成立全国首个海洋产业特色支行,设立全省首个自贸区企业服务专区和海关业务窗口,新增市场主体1万多家,推出30多项实践创新成果,其中,12项列省级示范、3项获全国推广,“烟台经验”6次被央视报道,入选“中国改革2020年度50典型案例”。

已完成

开发区

7

万华聚氨酯产业链一体化—乙烯项目建成投产,完成投资50亿元。

万华化学聚氨酯产业链一体化乙烯项目是山东省首个百万吨级乙烯项目,是烟台工业园二期工程的核心项目,10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是乙烯项目的核心龙头装置。整个装置从2018年开工建设,历经2年4个月零7天,于9月16日正式实现中交。乙烯裂解装置的中交为乙烯项目的投产奠定了有利条件,项目正式投产后,年产量可达100万吨,预计实现年产值210亿元。

已完成

开发区

8

狠抓干部作风转变,严肃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庸懒散、躲拖软”等突出问题,常态化开展党性教育、警示教育,办好电视“问政烟台”栏目。

1.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研究制定《关于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的意见(试行)》,建立7项机制22条措施,为政治监督划出路径、提供抓手。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耕地保护和违建别墅整治、安全生产领域责任落实和监管等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1813个,查处违反政治纪律问题37人。围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监督检查344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38个,党纪政务处分9人。

2.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综合运用述责述廉、约谈党组织书记、开展专项治理等方式,推动四责协同、一体落实。协助市委开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检查考核,与区市和部门51名“一把手”开展座谈,面对面提醒压责。在烟台银行、烟台交运集团试点开展述责述廉,压实市属企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严问责倒逼真尽责,共实施党内问责575起,问责党组织30个、问责党员领导干部597人。

3.加大审查调查工作力度。先后严肃查办了烟台银行原行长石学东、市再担保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黄晓明、市文联原主席孙光辉、市贸促会原会长孙建民等一批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发挥强烈震慑作用。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051件、处分4157人。采取留置措施37人;移送司法64人,同比增长30.6%。

4.把《习近平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选编》纳入党校(行政学院)采购书目和主体班次教学安排,2020年以来,在市委党校(行政学院)6个重点主体班次,组织学员自学《习近平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选编》,撰写读书笔记,并围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我做起”“领导干部如何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等内容组织开展学员研讨和小组交流,培训学员276人次。充分利用“烟台市网络党校·行政学院”,上线《标本兼治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如何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提高道德素养与践行三严三实》《守纪律讲规矩》《党的建设优良传统与全面从严治党》等相关课程,组织广大干部开展在线学习,培训干部1.6万人次,扩大了培训覆盖面。

5.恢复播出《问政烟台》自2020年4月14日以来,到2021年1月5日,共播出36期,其中问政部门10个,另外按照市委要求,自8月11日开始问政区市,截止到目前,已对我市全部11个行政区划进行了问政。问政烟台恢复直播之后,较好地贯彻了市委指示精神,始终保持着犀利的底色,以不遮掩、有辣味的舆论监督,推动各部门各县市区正视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心声,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已完成并长期坚持

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

9

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建设,197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60亿元。

省级重点项目:64个省重点建设类项目全部开复工,完成投资382亿元,投资完成率164%。其中,9个省重大建设类项目,完成投资144亿元,投资完成率228%;39个省优选项目完成投资199亿元,投资完成率139%;16个省“双招双引”项目,完成投资39亿元,投资完成率145%。

市级重点项目:197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195个,开复工率99%,全部实现应开尽开;累计完成投资839亿元,投资完成率126%。

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已完成

市发展改革委

10

推进烟台海上世界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2.5亿元,打造集“船港城游购娱”于一体的高端商旅综合体。

全年完成投资24.816亿元,完成计划的198%。展示中心仅用9个月即建成并于6月4日投入使用;芝罘湾广场项目仅用7个月即实现13座建筑封顶,建成总面积达7.2万平方米,部分建筑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交付、当年开业;一、二突堤管网建设于6月30日全面开工,已开挖土石方14万方、新建道路3.4公里、铺设样板管网240米,快速拉开了片区建设大框架;烟台港大厦6月7日举行开工仪式,目前已进场施工。自我加压,奋力突破,财富中心11月29日完成土地挂牌成交。通过广泛招商,成功引进招商蛇口、华润置地参与海上世界建设,项目用地204亩,于12月27日土地成交,实现土地收益15.78亿元,利用外资2.428亿美元。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已完成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1

推进烟台国际招商产业园建设,实施“标准地”招引,做到“落地即可开工”,年内落地1个世界500强企业、2个引擎性项目。

 

2020年烟台国际招商产业园新签约项目50个、总投资822亿元,包括SK高端精细化工、一汽吉林新能源汽车等世界500强项目7个,大唐5G应用产业园、经海海洋牧场等国内500强或引擎性项目6个,目前产业园已有36个项目完成注册,12个项目开工或运营。制定出台《烟台国际招商产业园招商工作方案》《关于推进“标准地”改革的实施方案》,推出创为新能源、万润化工、九目化学、石药生物医药等4宗“标准地”,共计669亩。园区内工业项目从土地出让手续办理完毕到获取施工许可证,审批时间一般不超过15个工作日,实现了“拿地即开工”。

已完成

市委财经办

12

实施教育提升、就业促进等10大类、100个重点民生事项,完成投资144.8亿元。

截至12月底,2020年度重点民生事项全部按计划完成年度任务。实际完成投资150.12亿元,投资完成率103.67%。

已完成

市政府办公室

13

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3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3个

219年以来全市累计召开了10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题工作会议和美丽乡村现场观摩会议。结合我市实际,组织开展了“三清三治三提升”集中整治、“春节洗脸换装”活动、农村人居环境疫情防控阻击战、“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专项行动等一系列自选动作,着力解决农村环境突出问题。坚持常态化督查通报制度,市级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督查,每季度市直部门对区市重点工作成效评分,并引入第三方机构暗访评估。综合市直部门和第三方评分成绩形成区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合评议结果,直接通报到各区市党委、政府,并在《烟台日报》刊发,面向社会公开。10月底通过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省级抽查验收。

2019年9月份市委农办、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制定了《烟台市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意见》,在全市开展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共创建省级示范区3个、市级示范区9个、县级示范区7个。截至2020年底,中央、省、市、县共投入资金30078万元,按照各县市区创建方案和“六个双提升”任务要求,各示范区创建工作已全部完成。

根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19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作的通知》,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作的通知》,计划投入4300万元,共实际投入5496.83万元,超额完成127.83%。目前43个省级示范村均已完成项目工程建设和县级自查,市级9月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采取实地全覆盖评估的方式对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进行了评估检验,11月底通过了省级评估验收。

已完成

市农业农村局

14

推动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更新改造老龄果园40万亩,建设苹果科技创新中心、大数据中心、展示交易中心,举办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暨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

老龄果园改造通过伐老建新等方式,现已改造面积近50万亩;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于今年7月正式挂牌,成为全国首家苹果类专业新型研发机构、全省唯一的农业类创新创业共同体;大数据中心项目完成建设,已采集全市97万多农户、4万多家经营主体数据信息,建成涵盖果园环境、农户、品种、投入等信息的 50 多个功能模块,构建起集前端生产管理、中端金融保险期货、终端精准营销等服务于一体的全链条智慧平台;烟台苹果展示交易中心暨苹果文化博物馆项目整体建设完成,展示交易中心实现了全国各主产区苹果价格动态实时展示,为我市苹果争取价格优势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撑。苹果文化博物馆征集文史资料1300多份,全面展示了中国和烟台苹果发展历史,宣传弘扬了苹果文化;2020年10月27日—29日,我市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集中展示了以烟台为主的全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在全国苹果产业产销对接、学术交流、品牌打造、文化传承等全链条搭建起互利共赢、开放共享的新平台。节会共吸引国内外主要苹果产区 22 个展团、353 家企业参展,汇聚国内外苹果品种 50 多个,展示大中型农机 69 台套,观展人数达5万多人次,签订合约41个、总金额约370亿元,创下国内苹果节会签约项目新纪录。

已完成

市农业农村局

15

潍烟高铁10月份开工建设,“三位一体”推进潍烟高铁、枢纽站房和高铁新区建设。

潍烟高铁,2020年6月29日可研报告获省发改委批复;9月7日初步设计获省交通运输厅批复;9月10日省政府在烟台召开潍烟高铁、莱荣高铁项目建设动员大会;10月31日工程施工、监理单位进场施工;截止年末完成投资约15亿元。枢纽站房,12月30日国铁集团鉴定中心明确了南站枢纽总体建设方案,设计单位正在深化细化枢纽站房设计方案。高铁新区建设,完成核心区与延伸区、延伸北区、延伸南区、延伸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涉及芝罘区征迁任务;南站客运枢纽工程临时站配套广场道路工程完工;高铁科创商务区规划基本完成,正在推进用地报批,现场正在进行土方施工;曲家庄安置房规划已过市规委会,正在推进用地报批,现场正在进行土方施工;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已过市规委会,一期9条道路正在进行土方施工;莱山区政府已与绿地集团签订投融资合作框架协议;完成高铁新区(莱山)配套产业项目规划和布局。潍烟高铁、枢纽站房、高铁新区“三位一体”有序推进。

已完成

市交通运输局

16

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启动建设,完成投资13.7亿元。

积极推进建设规划报批工作,主报告编制及支撑性专题文件等报批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

建设规划报批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

市城市轨道交通集团

17

提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质量,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庄达到2000个,建立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合社50个。

目前全市已有党支部领办合作社3045个,占行政村总数48.2%,联合社85个,带动新增集体收入3.91亿元,群众增收5.01亿元。坚持市委统筹,积极稳妥推进。选优育强头雁,坚持“好人+能人才是合格当家人”的标准,把优秀人才选任村党支部书记并担任合作社理事长;开展“全员进党校、千名进高校”活动,连续3年共组织300名村党支部书记赴浙大专题研修;设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增量奖,给予村干部最高10万元奖励,激励担当作为。积极搭建平台,成立乡村振兴学院,打造合作社品牌课程和师资库,加快人才培育;举办线上招商推介会,现场签约15亿元,搭建村企合作平台;连续2年在媒体开设专栏,刊发典型案例150余篇,浓厚工作氛围。加强政策扶持,出台30余条扶持政策、22条指导意见,列支1.72亿元专项资金,发放“强村贷”3600万元,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筛选100名农业专家组建顾问团,到村指导服务,解决发展难题。聚焦强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通过股份合作,建立集体和群众经济利益共同体,促进资源整合、群众联合,实现发展共赢。对集体,盘活闲置资源,连片开发土地,新增集体用地3万多亩,全部作为集体股入股合作社,获得持续稳定增收。要求集体占股不得低于10%,明确集体股持有人具有否决权,防止资本下乡风险。对群众,吸收43万人入股合作社,畅通了保底收入、收益分红、务工获酬、摆脱土地再就业等多元化群众增收渠道。优先吸收老弱病残贫入社,要求单个社员占股不得超过20%,防止大户垄断,确保收益由群众共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转型升级。优化资源配置,统一流转土地32万亩,既为集体增加了收益,也为机械化管理创造了条件。提升管理水平,引入绿色防控、物联应用等先进技术,实现种植标准化、生产规模化、产品品牌化,改造老旧果园50万亩,三年内将陆续改造120万亩,实现了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畅通销售渠道,注册品牌商标400余个,推动合作社与龙大等企业、振华等商超建立合作关系,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话语权。严格防控风险,确保良性发展。全过程示范推进,2017年筛选11个村试点、2018年开展百村示范行动、2019年实施千村覆盖工程、2020年全域推进全面提升,形成蓬勃发展局面。全链条建章立制,建立章程统一审核、项目统一论证、分配统一规范、财务统一管理、社务统一公开、文档统一保管“六统一”机制。全方位严格把关,严格市级名录准入条件,对不符标准的合作社定期通报整改;合作社经济合同以及1万以上的重大支出等,除成员大会通过外,由乡镇街道把关审核,确保经营规范。

已完成

市委组织部

18

推进幸福新城项目建设,完成投资60亿元,建成部分配套设施,打造新的城市功能区。

加快推进幸福新城项目建设,坚持征迁、规划、招商、建设同步推进,2020年累计完成投资约89.6亿元。公建配套方面,烟台一中新校区12栋楼正加快推进主体建设;包含健身步道、文化场馆、城市小品等内容的绿廊公园目前已完成立项,并开始配套施工;市民水秀广场已开始主体施工,2021年5月投入使用。基础设施方面,珠玑路、珠玑西路等5条道路全部具备通车条件。

已完成

芝罘区

19

推进省级以上园区改革,推行“两剥离、两整合”,落实“党工委(管委会)+”、市场化运营、用人制度、薪酬制度等改革措施。

根据张书记“两个率先”的目标要求,全市1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于10月31日提前省要求一个月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12个开发区共成立21家公司承担由管委会剥离的产业培育、开发区运营、“双招双引”、专业化服务等开发运营职能;按照应剥尽剥的原则,积极稳妥剥离教育体育、公共文化、卫生健康等214项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实际管辖面积由1410.6平方公里压减为746.44平方公里,压减比例超过47%;内设机构由114个精简至67个,压缩40%以上;员额总数由7021人精简至1803人,压缩70%以上。前三季度,1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招引项目300余个、总投资1100多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0.7亿美元、占全市81.7%,进出口总额1662.6亿元、占全市75%。

已完成

市委改革办

20

推进中韩产业园建设,打造与韩国合作专属区,新引进韩国投增资项目50个。

围绕生命科学、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中韩烟台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从项目、基金、贷款、人才等方面推出一揽子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创新采取“云招商、云洽谈”等方式,赴北京、上海、沈阳、昆山等地开展登门招商,累计对接各类企业和机构300余家,举办大型对韩经贸促进活动6场建成中韩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中日韩体育文化产业园、中日韩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特色载体2020年累计引进韩国投增资项目53个,总投资3.67亿美元,包括全省首个韩资独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律师事务所、旅行社等一批“首字号”项目。预计全年实际使用韩资4000万美元,增长150%。

已完成

市商务局

21

建设6大类、82个重点水利工程暨全域治水项目,完成投资24亿元。

实际实施6大类、93项工程(其中年内开工91项、进行前期工作2项),累计完成投资31.49亿元,超额完成投资7.49亿元。

已完成

市水利局

22

老岚水库枢纽工程10月份开工建设。

老岚水库工程自2018年10月启动以来,市水利局会同市直有关部门、三区市凝神聚力、攻坚克难,仅用4个月时间挤进国家“十三五”调整规划,仅用2年时间完成前期22项主要手续办理,完成项目立项审批;2020年10月26日,枢纽工程开工,移民安置政策于2020年11月23日通过市委常委会研究,11月26日市政府颁布实施,项目进入了工程建设与移民征迁安置具体实施阶段,创造了全国大型水库工程建设的“老岚速度”。

已完成

市水利局

23

建设智慧海洋牧场,实施“百箱计划”,10个重点示范项目投产运营;新增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5处以上,全市海洋牧场总面积达到110万亩。

实施“百箱计划”,已完成“长渔1号配套智能养殖网箱、“国鲍1号”海珍品智能养殖网箱2座智能网箱建设。

“长鲸1号”深远海智能化网箱、“耕海1号”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体、明波休闲大围网、长岛佳益深水智能网箱、长岛大洋半潜式海洋牧场多功能平台等10个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全部投产运营。全市现有海洋牧场平台18座、深水智能大网箱11座。

2020年新增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处,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7处,目前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达到37处,其中国家级17处,全市海洋牧场总面积达到120万亩。

已完成

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