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十三五’成就巡礼”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烟台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发布“十三五”时期“三农”工作推进情况

日期: 2021-01-01 11:09      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

字号:

“十三五”以来,烟台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十三五”规划的各项任务基本完成,各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201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585.74亿元,提前两年实现“十三五”目标,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2月29日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十三五’成就巡礼”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烟台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发布“十三五”时期“三农”工作推进情况。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刘振晓会上表示,烟台市农业农村系统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领域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构建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生产体系和农业经营体系,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据介绍,全市种植业结构由“十二五”末的粮经作物44:56,调整为粮经饲结构42:57:1。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累计建设 高标准农田312万亩,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175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续5年稳定在170万吨以上;网红蜜薯— 烟薯25等优质杂粮快速发展,推广超1000万亩。


烟台苹果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全市苹果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分别达282.6万亩、559万吨,均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全市从事苹果产业的人员近170万人,产值近200亿元; 烟台苹果内销29个省、市,出口遍及六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常年出口60万吨,约占全国的1/2;烟台苹果品牌价值高达145.05亿元,连续十二年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2020年“烟台苹果”获批创建千亿级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国家在山东重点培育的两个特色产业集群之一;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


坚持动物疫情防控和稳定生猪生产两手抓。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生猪存栏308.1万头,恢复到2017年底存栏数的94.75%,生猪生产供应总体好于全省全国;肉鸡产业和畜禽良种产业发展迅猛,全市年出栏肉鸡3亿只以上,自主培育白羽肉鸡新品系填补国内空白,结束祖代种鸡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我市承担了全国首个白羽肉鸡主要疫病区域净化示范区建设项目,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0%,均位居全国前列。全市肉蛋奶、果菜茶等优质农特产品品种丰富,供应充足,有效实现人民群众由“吃的饱、吃的好”向“吃的健康、吃的绿色、吃的生态”转变。


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全市累计创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国家级产业强镇4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栖霞模式”在全国推广。全市拥有农业上市企业17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省级74家,数量均居全省首位。


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7000家,家庭农场超过360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有效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日益增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高出全省2.44个百分点。


“烟农999”“烟农1212”先后创全国小麦单产最高纪录,登海玉米3次打破世界高产纪录。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农药、化肥使用量连续4年实现负增长。农业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业合作持续深入,2019年全年完成农产品出口103.3亿元,占全省18.3%。


农民收入持续提高。2019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18元,较2015年增长35.1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34%,同比增长9.2%,创下“十三五”以来的最高增幅。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2010年以来,农民收入增幅9年高于城镇居民,目前城乡收入比由2015年的2.31:1,达到现在的2.26:1,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提前两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此外,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核心标准,累计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4亿元。实施“332”扶贫工作重点县镇村集中攻坚,536个省、市扶贫工作重点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有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乡村振兴战略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全市累计创建省级齐鲁样板示范区3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68个,数量居全省前列。创新开展美丽乡村样板示范片建设,第一批总投资6亿元,重点推进14个片、105个村,全力打造美丽乡村“烟台样板”。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3.2%,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建设实现村庄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稳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逐步健全。深入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不断强化。农村改革四梁八柱基本构建完成,截至目前,全市6439个涉村(组)完成集体产权清产核资、身份确认、股权量化、成立集体经济组织等工作,占总村数的99.97%,基本建立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集体产权保护制度,有力保障了农民合法权益。农业保险增品扩面,建立起“政企农银保担”多位一体的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


“十四五”时期,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积极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烟台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有记者问及,近年来烟台市农业品牌化蓬勃发展,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烟台市农产品品牌工作是如何整合力量,激发品牌农业高质量发展活力的?


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晨光回应表示,在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方面,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先后编制了《烟台苹果品牌战略规划》和《烟台大樱桃品牌标识体系规划》,大力实施“区域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三位一体品牌建设发展战略,并以此带动县市区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品牌,以“蓬莱好品”为代表的县域公用品牌不断涌现,形成了“规划引领、市级先行、县级协同参与”的区域品牌发展框架。


目前,烟台苹果等17个农产品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烟台苹果已连续十二年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品牌价值达145.05亿元,并成功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烟台市“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达到5个,“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达到48个,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品牌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先后制定了红富士苹果、烟台大樱桃地理标志产品地方标准等27种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0种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范,累计制定推广“三品一标”技术规程和出口农产品良好农业操作规定277项。建设了烟台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对农产品生产管理、农药经营告知、农产品质量监测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现信息化。全市农产品抽检平均合格率在98%以上,烟台市先后被评为首个地市级“中国绿色食品城”和“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


品牌对接平台方面,先后举办了多届烟台苹果产销对接会和中国大樱桃产销研大会。今年10月27-29日,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在烟台市成功举办。本次苹果节,共吸引参会参展的海内外主要苹果产区及优质果品地区展团22个,参展客商2118人,参展及观展人数达5万多人次。节会期间各类产品成交总额超过1.66亿元,签订合约41个,总金额约370亿元,其中,千万以上大项目29个,18个项目迈上亿元“俱乐部”,创下国内苹果节会新纪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