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259837P/2020-38151 成文日期: 2020-12-10
发布机构: 市科技局 组配分类: 生态文明建设

第134044号:关于“加强政府主导促进地方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日期:2020-12-02      来源: 市科技局

字号:

李德翔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政府主导促进地方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烟台现有本科院校7所(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海军航空大学、滨州医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烟台南山学院)。针对工科类院校较少的实际情况,近几年,烟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挥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着眼强化产业关键技术突破,集聚创新资源,先后引进了上海交大、西南交大在烟台设立信息技术研究院,与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合作共建“中科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等,逐步形成了“三融合、两提升”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即:推动校校融合、校企融合、校政融合;提升产业层次和学科建设水平,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水平)。

一是校校融合模式。按照共同“打造一个优势学科、树立一名学术带头人、组建一支研发团队、培养一批优秀人才”的“四个一”思路,推进引进高校和驻烟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优势互补、携手发展,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强化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如在推动西南交大与鲁东大学融合发展方面,以西南交大烟台信息技术研究院为依托,吸纳鲁东大学电子信息和光电两个专业的优秀教师作为研发团队成员,共同开展研发设计;鲁东大学的实验室、图书信息等研发平台全部向研究院开放共享;聘请西南交大闫连山教授为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学术院长,在信息技术和光电技术2个学科领域,每年联合培养20名研究生。围绕加强上海交大烟台北斗产业园建设,烟台大学电子信息专业拿出最强师资力量,进驻产业园开展联合研究及成果产业化工作,等等。

二是校企融合模式。着眼于打破国内目前高校院所与企业创新自成体系、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纽带,以吸引高层次人才、共建创新平台为主要内容,以联合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成果转化为目标,实现企业与高校院所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如绿叶制药与烟台大学各出资50%共建的烟台大学药学院,开创出“产学研用”结合的人才培养成功模式。目前,已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复合医药人才1500多名;烟大药学学科成功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成为驻烟高校首次入选的学科。2018年,烟大又与台海集团共建“核学院”,积极为山东乃至全国培养更多高层次核电人才;鲁东大学与泰和新材、拓伟机械等20余家企业联合成立了研发机构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三是推动校政融合。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发展,与驻烟及国内知名高校院所“联姻”,采取设置事业单位、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等多种合作方式,为高校院所创造最佳条件、提供最优服务、营造最好环境,助推校政融合共同发展。上海交大与市政府合作,设置空编事业单位,每年给予1000万资金,连续支持3年,支持其在烟台加快建设北斗产业园,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鲁东大学、西南交大烟台研究院签约成立了全省首家校地共建的新旧动能转换研究院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积极开展新动能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在烟台高新区集中打造了“烟台市校地合作示范基地”,先后与8所院校确定了战略合作关系,合力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样板。与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科烟台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签约落地,等等。

通过推动校校融合、校企融合、校政融合,推动形成了高校、企业、产业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多向良性循环,既加强了高校的学科建设,又培养了企业急需的人才;既保证了企业的研发力量,又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和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收到了多方共赢的良好效果。虽然在校地合作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诚如李委员所言,仍存在一些问题,市科技局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开展精准对接。积极为高校院所和企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提供“线上线下”双向服务。线上,进一步完善“校地合作科技成果对接系统”,不断征求丰富“高校科技成果”和“企业技术需求”项目,及时在线发布技术供需信息,为双方精准合作提供网上对接平台;线下举办好技术成果交流对接活动,深度挖掘新技术、新项目。同时,做好已达成合作意向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确保项目落地落实,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强创新载体建设。组织引导新旧动能转换研究院、中科院烟台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中科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载体开展科技创新、产业孵化及技术转移转化工作,组织开展技术成果发布及技术交流活动,真正发挥引进共建平台的作用。

三是继续支持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是双向的行为,鼓励高校科技人员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遵从市场规律,积极投入经济主战场。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继续开展校地合作项目,加快支持高校团队与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四是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构建充满活力的科研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校地合作项目经费使用、监督、验收等方面给予承担单位更大的自主权,最大限度做好服务工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