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烟台新增贯标认证企业22家 数量保持全省第一

发布日期:2017-08-21 信息来源:水母网 字体:【

上半年,全市新增贯标认证企业22家,20笔专利权进行质押贷款———

深挖知识产权价值“富矿”

眼下,烟台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再上新台阶。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贯标认证企业22家,累计95家企业通过贯标认证,数量保持全省第一。截止7月底,20笔专利权进行质押,贷款总金额达3.29亿元。

“上半年,我们着力加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显著增强。”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孟庆国说,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提高知识产权运用效益,促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推进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和知识产权运营试点,加大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推进专利技术转化实施,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注入知识产权力量。

95家企业通过贯标认证

对于“贯标”理解较深的企业,绿叶首当其冲。绿叶制药不仅对新产品进行全面的知识产权规划,以确保有价值的成果能够及时提交专利申请或作为技术秘密进行保护,还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检索系统,定期跟踪检索相关的技术领域最新进展,收集、分析相关的技术信息和专利信息,以此来为公司研发提供支持。

随着烟企境外投资日趋频繁,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往往成为竞争中的“软肋”。尽管企业通过专利申请等方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但对于那些知识产权数量较多的大型企业,却未能通过有效的管理将知识产权物尽其用。而目前最有效的整合知识产权的方式就是“贯标”。

“我们将知识产权贯标纳入优势企业培育标准,引导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涌现出一大批像绿叶制药、中集来福士、泰和新材等典型企业。”市知识产权局党支部书记、副局长王玉平说,“通过‘贯标’,企业实现知识产权的系统管理,可以让无形资产数倍增值。”

今年,我市启动2017年度优势企业暨第五批贯标企业遴选,将知识产权贯标工作纳入优势企业培育中,引导企业推行规范化知识产权管理,提高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上半年,共有32家企业通过初步审核,新增贯标认证企业22家。截至6月底,被认定为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3家,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57家,国家知识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9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目前,全市共有5批次参与贯标企业共133家,其中95家企业通过贯标认证,数量保持全省第一。

20笔专利权质押贷款3.29亿

知识产权运用过程中,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最为社会各界所熟知的形式之一。

融资难、融资贵,是阻碍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拦路虎”,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各方都在发力。

“好多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他们手里不缺核心知识产权,不缺技术,但往往受制于企业规模,快速成长过程中常常遇到资金瓶颈,很难让知识产产权转化成真正的效益。”鲁东大学教授刘良忠说。

烟台一诺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是烟台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研发生产银基键合丝等微电子封装及相关领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资金瓶颈,他们与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分行充分沟通,以知识产权“键合银丝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做为质押担保,于2014年5月签订了《人民币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取得借款资金800万元。

“该项贷款资金有效解决了公司流动资金匮乏的难题,避免了原料中断造成生产不连续的可能性,产品产能得到进一步的释放。”烟台一诺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贷款实施后,公司新增产能约18000万元,新增销售收入11686.51万元,新增利润1432.14万元,新增税收252.73万元。

今年上半年,我市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投融资的金融服务机制,成立“专利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利保险专项资金。成立“烟台市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联盟”,帮助企业突破融资瓶颈,探索建立烟台特色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模式。截至7月底,我市今年共有20笔专利权质押贷款,其中利用质押绿色通道办理业务7笔,贷款总金额达到3.29亿元,超过2016年全年水平,对解决创新型小微企业融资难,加速知识产权转化实施起到推动作用。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崛起

作为烟台高新区重点培育的特色主导产业,海洋生物与医药产业的发展有着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撑。目前,该区共建成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加速器20万平方米,聚集相关企业130多家,建成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定的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高端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17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7家,高端国际医疗机构4家,引进海洋生物与医药领域高新技术人才2620人。

依托绿叶制药、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等龙头企业,高新区建成长效和靶向制剂国家重点实验室、全人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技术平台及包括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新药中试基地等10个创新服务平台,成功研发了国际首创的治疗埃博拉病毒的全人抗体药物等一批核心技术,相继引入了国家卫计委艾贝计划、结构蛋白疫苗等一批国际前沿科技项目,创新竞争力显著提升。

高新区管委和绿叶投资集团联合打造的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以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为依托,2016年9月,总投资80亿元的“烟台国际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创新中心项目”正式开工,将打造成为山东半岛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高新区管委还相继与烟台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国家卫计委重点实验室等开展合作,引进了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烟台分所等研发机构。

今年上半年,我市积极推进集群管理试点,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将高新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纳入“国家知识产权集群管理工作试点”。通过专利导航产业发展、知识产权集群管理,带动行业产业快速发展。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年度工作验收中,位列全国第4名。

信息来源:水母网

打印 纠错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